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6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健  任玉芳 《化学学报》1991,49(7):706-710
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类新的化合物LaSr2-xCaxV3O9±y,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证实它们是单一化合物。利用计算机及自编软件对其进行了指标化并计算了它们的晶胞常数。结构数据表明, 随钙含量的增加, LaSr2-xCaxV3O9±y发生了从立方到正交到立方的相转变。热重和光电子能谱表明, 新化合物中的钒是以V^3^+和V^4^+的低价态形式存在, 它们具有较低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磁铅石型复合氧化物LaNi_(0.5)M_(0.5)Al_(11)O_(19 + δ) (M = Co, Fe, Mn, Cu)和LaNi_xCo_(1-x)Al_(11)O_(19+δ)催化剂在CH_4与CO_2重整制合成 气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应用XRD,TPR,UV-DRS技术着重表征LaNi_xCo_(1-x)Al_ (11)O_(19+δ)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具有相同的晶体 结构和相似的还原稳定性。对不同过渡金属取代的催化剂来说,以LaNi_(0.5)Co_ (0.5)Al_(11)O_(19+δ)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反应活性。而对于LaNi_xCo_(1-x)Al_ (11)O_(19+δ)系列催化剂,当x ≤ 0.375时,随x值的增大,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但在0.375 ≤ x ≤ 1.0范围内,催化活性几乎保持不变。由此得到结论,对于此 反应来说,控制Ni量在0.375 ≤ x ≤ 0.50范围内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用溶解度等温法研究了LaI3-C11H12ON2(安替比林)-H2O三元体系在0℃时的相平衡,体系中有组成为LaI3.6C11H12ON2的二元复合物生成。本文还确定了该复合物的制备条件,测定了它的一些性质,并对其结构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水合稀土氯化物RECl3·3H2O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套化学反应绝热式热量计的设计和建立, 用(HOCH2)3CNH2与0.1mol·dm^-^3HCl的反应焓检验标定了热量计装置, 测得ΔH298.5=-245.41J·g^-^1, sdm=±0.24, 与IUPAC的推荐值-245.76±0.26J·g^-^1十分吻合, 证明热量计和操作手续是可靠的。用这样的热量计测定了十一种三水合稀土氯化物RECl3·3H2O(RE=La, Ce, Nd,Sm, Eu, Gd, Tb, Dy, er, Yb, Y)298.15K时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终浓度=0.01541mol·kg^-^1)。计算了这些水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和脱水焓。  相似文献   
5.
贯军  汤中佳  吴国庆 《化学学报》1995,53(5):468-472
用钾还原Eu~0.5La~0.5F~3合成了KEuLaF~6。新化合物属于UCl~3的填隙结构,gagarinite和NaNdF~4的相关型。空间群P3, 三方晶系, 点阵参数: a=646.8(6),c=373.9(4)pm, c/a=0.578, V=135.47·10^6(12)pm^3, D~p~y~c=5.37,D~x=5.44g·cm^-^3, Z=1。新化合物在空气中稳定, 不溶于水。还报道新化合物的荧光图谱和红外  相似文献   
6.
谭民裕  甘新民 《化学学报》1987,45(4):379-382
合成了组成为Ln(C8H6N2O)2(NO3)3.(Ln=La-Lu)的镧系硝酸盐化合物与1,8-二氮萘-N-单氧化物的固体络合物,用元素分析,UV,IR,摩尔电导,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及X光粉末衍射等测定了新化合物的组成及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9个新1-苯基-3-甲基-5-吡唑酮(PMP)的烷氧基苯酰基衍生物.PMP在不同条件下的酰化研究表明酰氯的量和碱的性质和量对反应方向有很大影响.并用5个C-烷氧基苯酰基PMP衍生物做了萃取La(III)和Y(III)离子的试验,发现1-苯基-3-甲基-4-(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基-4-吡唑酮的萃取性能优于PMBP.  相似文献   
8.
水合稀土二氯醋酸盐的合成及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为淼  吴淑荣  孟艳 《化学学报》1987,45(5):426-431
合成了La,Ce,Nd,Sm,Eu,Gd二氯醋酸盐,经化学分析,热重法和五氧化二磷真空千燥脱水法确定组成为Ln(CHCl2COO)3.nH2O(n=2,Ln=La,Ce,Nd;n=1.5,Ln=Sm;n=1.25,Ln=Eu;n=1,Ln=Gd),它们均属新水合物.用DTA-TG-DTG并用技术并辅以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实验证明,由室温至600℃范围内,它们均发生三步主要反应:水合盐脱水变为无水盐;无水盐分解为中间产物,Ln2(OH)Cl5.3H2O[Eu盐分解为Eu2(OH)Cl5.2H2O];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为LnOCl[Ce盐为CeO2].并观察到无水盐和氯氧化物形成温度皆与原子序数呈现镧系"双一双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用热分析方法探讨了在不同水蒸气分压下LaCl_3·7H_2O的脱水过程,首次得到了基本分离的LaCl_3·2H_2O,并确定了它的存在条件,同时还发现并制备了尚未见报道的LaCl_3·5H_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