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化学   97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蒿酸(1)与抗疟新药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中,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本文报道以R-(+)-香草醛(3)为原料合成1。  相似文献   
2.
周维善  张联  许杏祥 《化学学报》1985,43(9):845-851
β-环氧青蒿酸甲酯(25)经甲酸处理得反式双竖键开环产物(26),经水解和内酯化得青蒿戊素(1),α-环氧青蒿酸甲酯(5)或叔丁酯(18)及α-环氧双氢青蒿酸甲酯(12a,b)与甲酸反应未生成反式双竖键开环产物,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是一个含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1]),它具有突出的抗疟作用~([2])。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4.
顾仁敖  胡晓 《化学学报》1993,51(5):481-484
本文对固态青蒿素的FT-Raman光谱和普通Raman光谱以及低浓度(1×10^-^5mol/L)青蒿素水溶液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光谱进行了检测, 着重观察了1756cm^-^1六元内酯环振动谱带, 发现其在FT-Raman和普通Raman光谱中表现为强振动, 而在SERS光谱中此振动谱带消失, 说明分子内酯环发生了破裂。根据1756cm^-^1谱带的变化以及724cm^-^1过氧基团振动频率的位移, 对青蒿素在银表面上的吸附取向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青蒿素与氯高铁血红素的作用情况, 发现两者作用后, 明显改变了青蒿素在银表面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正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专家发明了从烟草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从而可以满足大批量廉价生产抗疟疾药物的需要。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科学杂志《eL ife》上。全球对抗疟疾药物需求很高,但大批量廉价生产始终做不到,因为药物的主要成分青蒿素需要从天然植物青蒿中提取,而青蒿生长的地域和数量受限。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专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方法,从烟草中提取青蒿素,从而可以大批量廉价生产抗疟疾药物。  相似文献   
6.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青蒿素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发现青蒿素对溶菌酶荧光有猝灭作用。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能量传递原理分别计算了二者反应的结合常数(K25℃=646.4L/mol,K35℃=518.8L/mol)和作用距离(r=3.08nm)。实验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溶菌酶与青蒿素的猝灭曲线斜率降低,证明了二者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其作用机制属能量转移机制。通过测定热力学参数,判断了青蒿素和溶菌酶之间的作用力类型,青蒿素与溶菌酶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导致溶菌酶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通过青蒿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反应,探讨了药物青蒿素在生物体内与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青蒿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Tris—H3BO3(H3BO3浓度为1.5mmol/L)为电泳介质,乙醇为有机添加剂,在15kV高压,pH9.0的碱性条件下柱端电导法检测了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着重探讨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酸碱度及其操作电压、进样时间对检测的影响。该法的线性范围为20-280mg/L,检出限为3.2mg/L;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细胞色素C催化下,吡啰红B与青蒿素反应导致荧光降低,细胞色素C与青蒿素的反应为酶-底物模型。动力学研究表明,稳态催化速率依赖于酶和底物浓度,催化常数Km、Vm ax及Kcat分别为3.3×10-5mol/L,5.4×10-6mol.L-1.s-1和13.5 s-1,催化活性受去活化剂和乙醇抑制。在pH 5.3、25℃及7.6×10-7mol/L的细胞色素C催化条件下,荧光降低值ΔF(F0-F)与青蒿素浓度在7.1×10-8~1.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10-9mol/L;加标回收率为96.3%~106.8%。方法已用于测定血浆和尿液介质中的微量青蒿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SI-TOF-MS)技术,对β-环糊精与3种青蒿素类药物所形成的复合物进行研究,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将β-环糊精与青蒿素类药物等体积比混合后直接进样,然后利用源内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对其复合物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在气相中,该非共价复合物可以稳定存在,其化学计量比分别为1∶ 1和2∶ 1.运用该法测定了1∶ 1包络物的结合常数,考察了质谱条件及溶液条件对形成包络物的影响,通过比较结合常数的大小,探讨了β-环糊精与青蒿素类药物在气相状态下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青蒿素与L-半胱氨酸的相互作用.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20%乙醇(v/v)+B-R(Britton-Robinson)缓中溶液中(pH 7.2),青蒿素浓度为1.0×10-3 mol/L,L-半胱氨酸浓度≥2.0×10-5 mol/L时,在此二元混合溶液体系中形成了青蒿素-L-半胱氨酸二元加合物,该加合物在-1.03V电位下还原,并用紫外及红外光谱对加合物进行辅助表征,对二元加合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