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巴比妥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苯巴比妥的示波特性 ,分别建立了在0.2mol/LKOH和1.0×10-4mol/LCd2 +-0.1mol/L硼砂底液中直接和间接测定苯巴比妥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 ;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 -5mol/L~1.0×10 -4mol/L和4.0×10 -6mol/L~8.0×10 -5mol/L ;检出限分别为8×10 -6mol/L和2×10 -6mol/L;在直接测定中 ,对6.000×10 -5mol/L苯巴比妥进行10次测定的RSD为4.5 % ;间接测定中 ,对2.000×10 -5mol/L苯巴比妥进行10次测定的RSD为2.6 % ;这一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在示波分析中灵敏度不高或本身没有示波活性的药物 ,可以利用其与金属离子生成沉淀的方法间接测定 ,从而提高药物测定的灵敏度、拓宽示波分析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灵敏度,在四丁基高氯酸铵的支持电解质溶液中,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在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玻碳电极上电聚合了一种苯巴比妥(PB)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传感膜.采用循环伏安(CV)法、差分脉冲伏安(DPV)法及交流阻抗(EIS)法对这种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及非印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及非印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完全不同.X射线衍射(XRD)证实纳米粒子为氧化铜.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传感器的形貌进行分析,发现纳米氧化铜分散在电极表面,改善了修饰印迹传感器的识别点.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表明苯巴比妥的浓度在1.0×10-8-1.8×10-4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2.3×10-9mol·L-1(信噪比(S/N)=3).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修饰过的印迹传感器具有较高灵敏度及选择性.此印迹传感器能用于实际样品中苯巴比妥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5.0%-102.5%.  相似文献   
3.
郑莉  赵坤 《分析试验室》2008,27(5):73-7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子给体苯巴比妥钠与π电子受体茜素红的荷移反应,建立了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钠的方法。在水溶液中,苯巴比妥钠与茜素红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该络合物的组成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43×103L.mol-1.cm-1,稳定常数为2.30×105。药物质量浓度在5~4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6。当苯巴比妥钠浓度为20 mg/L时,10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测定了针剂中的苯巴比妥钠,加标回收率在98.9%~105%之间。  相似文献   
4.
血中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钠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血中的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钠的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MEKC)。以25mmol/L硼酸钠溶液(pH=8.60)、3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相)和甲醇30%(φ)为缓冲液,恒定电压25kV(电流30~35μA),检测波长200nm,毛细管柱长37cm。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钠两种药物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80m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0mg/L。该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血中药物含量定量测定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施介华  彭丽 《色谱》2010,28(10):959-964
采用胶束液相色谱法(MLC)分离测定血浆中苯巴比妥、艾司唑仑和氯硝西泮,运用三相平衡理论探讨了流动相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M)、氢离子浓度(CH)、助表面活性剂浓度(Cφ)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保留因子的对数(log k)与溶质性质参数和流动相组成之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溶质保留因子(k)随CM、Cφ和CH的增加而减小,与理论模型完全一致。而且log k与溶质的疏水性常数的对数(log P)和电离常数(Ka)以及CM、CH和Cφ之间呈现良好的多元线性关系。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血浆中的3种药物与其他组分之间有较好的分离效果。3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分别在2.5~50 mg/L、0.25~5.0 mg/L和0.05~5.0 mg/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灵敏度高。3种药物的最低检出限(S/N=3)分别为10.27、1.17、0.867 ng,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9.80%~102.9%, 94.00%~98.20%和96.30%~98.70%。  相似文献   
6.
应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的BP网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去痛片中四组分的含量。测定低含量组分咖啡因和苯巴比妥时,结合吸光度减法技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3%,1.2%:;100.0%,1.1%;100.3%,1.5%;100.1%,1.3%。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血清中茶减、苯妥莫纳、苯巴比妥及卡马西平的药物浓度。实验条件:Nova-Pah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1,V/V),检测波长210nm,流速为1mL/min,萃取液为级访-异丙醇(95:5,V/V)。方法具有灵敏(10-9)、准确(回收率在97%~105%之间)、快速(7min)等特点,对临床血药浓度监测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NaOH底液中 ,β 环糊精能够产生灵敏切口 ,且该切口深度随苯巴比妥 β 环糊精包结物量的增加而变浅。根据 β 环糊精的示波特性 ,建立了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间接测定苯巴比妥注射液中苯巴比妥含量的新方法。苯巴比妥的浓度在 2 .5× 10 - 6 ~ 4 .5× 10 - 5mol·L- 1范围内的回归方程为h(V) =4 .5 5 9- 1.381× 10 4 c(mol·L- 1) ,相关系数为 - 0 .9976 ,检出限为 1.5×10 - 6 mol·L- 1。对于 2 .5× 10 - 5mol·L- 1苯巴比妥 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7% ,回收率为10 2 .1%。与高效液相色谱和其他方法相比 ,此法具仪器简单、简便快速、无需通氮除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可应用于四元混合体系同时测定的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咖啡因和非那西丁四元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氨基比林、笨巴比妥、咖啡因和非那西丁的回收率分别是109.3%(RSD=4.3%)、102.4%(RSD=6.6%)、108.7%(RSD=5.1%)、98.62%(RSD=3.2%)。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可以满足四组分同时测定的要求,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徐嘉凉  黄鹏  章辉 《分析化学》2006,34(Z1):231-234
提出了可应用于四元混合体系同时测定的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咖啡因和非那西丁四元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咖啡因和非那西丁的回收率分别是109.3%(RSD=4.3%)、102.4%(RSD=6.6%)、108.7%(RSD=5.1%)、98.62%(RSD=3.2%).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可以满足四组分同时测定的要求,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