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834篇
化学   1227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液态金属镓为媒介,利用热蒸发法合成大量非晶SiOx纳米管,这些纳米管管径均匀分布,平均约80 nm,长度大于10μm,且管内外径比例较小.分析发现,在实验过程中,熔入金属镓液滴中的硅元素和氧元素结合并从液滴的表面饱和析出,形成以镓为中心的非晶SiOx纳米管状结构.在室温中,利用260 nm的激发光源激发SiOx纳米管,发现在蓝光波段附近发出强而稳定的PL谱线,这可能与样品中的氧缺陷和空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热解法,以乙二胺为前驱液,在沉积有铁催化剂的p型硅(111)基底上制备出了定向生长的CNx纳米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CNx纳米管进行了形貌观察和表征.CNx纳米管的高度在20?μm左右,直径在50—100nm之间,具有明显的“竹节状”结构,结晶有序度较差.对CNx纳米管薄膜进行低场致发射性能测试:外加电场为1.4V/μm,观察到20?μA /cm2发射电流,外电场升至2.54V/μm时发射电流达到1.280mA/cm2,在较高外电场下,没有发现电流“饱和”.这比 关键词: CNx纳米管 高温热解 “竹节状”结构 场致发射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热解法 ,以乙二胺为前驱液 ,在沉积有铁催化剂的p型硅 (1 1 1 )基底上制备出了定向生长的CNx 纳米管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CNx 纳米管进行了形貌观察和表征 .CNx 纳米管的高度在 2 0 μm左右 ,直径在 5 0— 1 0 0nm之间 ,具有明显的“竹节状”结构 ,结晶有序度较差 .对CNx 纳米管薄膜进行低场致发射性能测试 :外加电场为 1 4V μm ,观察到 2 0 μA cm2 发射电流 ,外电场升至 2 5 4V μm时发射电流达到1 2 80mA cm2 ,在较高外电场下 ,没有发现电流“饱和” .这比相同实验条件下改变前驱液制备出的碳纳米管和硼碳氮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优越 .还在“竹节状”结构的基础上对CNx 纳米管的场致电子发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金刚石压腔高压装置为工具,用Ⅱ型金刚石作压砧兼红外窗口,对本征态聚苯胺进行了高压(0~8.4 GPa)就位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4.8~5.2 GPa压力区间,代表醌环振动的吸收峰相对代表苯环振动的吸收峰变小,表明聚苯胺在此压力区间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聚苯胺的高压(0~14.5 GPa)电阻测量结果表明:当压力小于7.5 GPa时,电阻随压力升高而显著降低,据此认为聚苯胺为电子性导电物质;在7.5 GPa处电阻出现极小值,然后又缓慢升高,至10 GPa后基本不变。推测聚苯胺电阻极小值是由结构变化引起的。至于红外光谱与电阻测量结果反映聚苯胺结构变化的压力值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测试条件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
云中客 《物理》2002,31(11):751-751
通常避雷针的尖端可以改变建筑物周围电场的性质 ,同样一个高度弯曲的表面 (约为纳米量级 )也能改变表面附近真空电磁场的物质特性 .在纳米体 (例如量子点、纳米球或纳米棒等 )附近的原子由于电磁场的改变会导致它的物质行为的变化 ,这种现象在物理上称为珀塞尔效应 (Purcelleffect) .它的产生是由于原子内的激发电子能强烈地感应其周围的真空电磁场的变化 .白俄罗斯的国立明斯克 (Minsk)大学的S .Maksimenko教授及其同事们完成了一项物理实验 ,他们证明 ,由于碳纳米管导电性质的异常 ,在其附近的激发原子或分…  相似文献   
7.
溶剂热还原合成Cr2O3纳米管(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2O3 nanotubes with diameters of 80 nm and lengths of 550 nm were synthesized in a solvothermal reduction system at 180 ℃. The acetyl acetone (AcAc) and ethylene glycol (EG) were used as the chelate agent and the reductant respectively in the system. An intermediate compound-Cr(Ⅲ)(C5H7O2)3 was formed to force Cr2O3to crystallize along on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8.
低电流密度下恒电流法制备的聚苯胺修饰电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低电流密度下恒电流法制备的聚苯(PA)修饰电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低电流密度聚合的PA膜的优点。发现此种条件下聚合的PA膜具有较好的电荷传输能力,它不仅对Br^-,Tl^+/Tl等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对H^+的Nernast响应也更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酶催化合成芳香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概括了近年来以典型的氧化还原酶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大豆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催化合成苯酚,双酚,蒽醌类聚合物,苯胺类聚合物,聚苯醚等聚芳香族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多酶法与化学酶法的酶促合成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掺杂态聚苯胺链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FTIR、固体高分辨~(13)C-NMR、共振拉曼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聚苯胺掺杂前后的结构变化,指出质子酸的掺杂使聚苯胺中的醌亚胺单元和苯二胺单元发生部分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具有一定电荷分布的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