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17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定的色谱法是以苯-乙酸乙酯-甲醇-乙酸(9:2:1:1)作展开剂,将血卟啉衍生物(HPD)分离为五部份,分别测定各部份浸取液的荧光发射光谱,作为一种对血卟啉衍生物组份作对比鉴定的参考方法。采用Ward的高效液相色谱程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国产与美国产HPD的组份近似,均以血卟啉为主要组份,而前者血卟啉的含量较高;二者还均含有羟乙基乙烯基衍生物和羟基乙酸酯,初步研究了血卟啉衍生物在甲醇-水溶剂系统中的高效液相色谱行为,进一步将血卟啉衍生物分离为九部份,有利于单一组份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国产滤为基质,醋酸汞作重原子微扰剂,详细研究了 RTP 的各种条件,成功地建立了测定核黄素的基质室温燐光法(PS-RTP)。结果表明,核黄素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5×10~(-6)~1×10~(-3)mol/L,检出限为0.75ng。将该法用于血清中核黄素的测定,标准回收率在93.5%~103%之间。  相似文献   
3.
高压纸上电泳法测定核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 《分析化学》1990,18(7):692-692
  相似文献   
4.
将多层芯片技术用于肿瘤微环境酸化研究。将种植有乳腺癌细胞的8层硝酸纤维素薄膜叠放并封装于芯片中,用以模拟3D乳腺癌组织。灌流培养多层芯片乳腺癌组织数天后拆分多层芯片,以检测各层薄膜上细胞生存、增殖和胞内乳酸含量,解析不同深度下肿瘤细胞微环境酸化程度。实验表明,细胞酸化程度受灌流速度影响,高灌流速度可以增加层上细胞密度,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增加。缺氧也是导致微环境酸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氧气扩散距离的增加,酸化程度加重,并且肿瘤细胞生存率和增殖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热合成技术,以氯化铜、硝酸铟和硫脲为反应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草酸为还原剂,无水乙醇为溶剂,直接在掺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衬底上合成CuInS2(CIS)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能量色散谱(EDS)、紫外-可见(UV-Vis)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对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物浓度下,在FTO衬底上形成了垂直衬底生长的、具有良好结晶性能的黄铜矿结构的CIS纳米阵列薄膜.CIS薄膜中Cu,In,S的原子比为1.1∶1∶2.09,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具有良好的光吸收特性,禁带宽度约1.51 eV.结合不同反应时间制备的CIS薄膜的形貌、结构和成分分析,讨论了CIS纳米阵列薄膜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6.
杨爽  杨贤鹏  王宝俊  王蕾 《化学进展》2021,33(12):2309-2315
基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生物可降解、识别元件用量低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以功能核酸作为识别元件的基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瞬时响应以及实时检测等特性,在便携式传感设备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此外,将核酸作为识别元件的基无细胞蛋白合成平台,通过条件合成的报告荧光蛋白可实现对病毒、重金属等目标物的特异性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本文介绍了基于核酸的基荧光生物传感器的设计,特别是基于核酸的识别元件与基材料的结合方式。其次,总结了基于核酸的基荧光生物传感器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检测等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优势与局限性。最后,探讨了基于核酸的基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微流控技术(μPADs)是一种在微米尺度的基芯片上进行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的技 术,具有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易回收、结构多样、试剂消耗少、环保可降解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领域具有实用价值。该文对芯片制备、流体操控及检测模式进行了介绍。首先阐述了芯片功能化改性方 法及生物分子的固定方式,总结了经处理后的张制备为二维(2D)或三维(3D)芯片的方法;其次论述了 流体在基材料上不完全浸湿和完全浸湿两个阶段的运输机理,综合分析了智能化流体操纵技术;最后介绍 了可与基微流控平台联用的检测方法,并综述了基微流控装置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 基微流控技术在食品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剑  张博  李金娟  鲍新  刘春叶 《分析试验室》2021,40(12):1437-1440
建立了以芯片为分析平台的尿酸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基于尿酸的还原性,以FeCl3为氧化剂组成氧化还原体系,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对反应产物Fe2+进行显色,根据显色强度对尿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当FeCl3与尿酸比例为1.6∶1,反应10 min,显色剂pH 7.4时显色最佳.显色强度(RGB值)与尿酸浓度在1.19~5.9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 的检测限为0.342 mol/L,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2%和0.47%.15种共存物质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均无干扰.测得牛血清中尿酸含量为0.238 mmol/L,平均回收率为96.4%.该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尿酸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改性的中和反应和随后的热处理方法制备了较大产量的超级电容器用无定形水合二氧化钌材料(RuO2.0.93H2O),同时,制作了电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表征。实验中,以自制的喷雾装置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分别作为反应辅助技术和表面分散剂。经175℃处理前驱体后,实验获得了比表面积为223m2/g、蓬松状、深黑色无定形水合二氧化钌材料。研究了以Nafion为粘结剂和以碳纤维为集流体所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循环伏安实验(CV)结果表明,该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比电容(988F/g at 1mV/s)和倍率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市售典型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根据毛细管渗透原理,测试碳纤维的润湿性能。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进行红外光谱、SEM、Zeta电位分析,结果发现,碳纤维的表面状况、分散剂粘度和Zeta电位是影响其在浆液中分散的主要因素。初步探讨了碳纤维在浆液中分散的机理,为合成燃料电池电极扩散层碳的功能性添加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制备性能良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扩散层基底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