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20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电解质溶液中2.6-ANS探针的荧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2.6—ANS荧光探针分子,并在含有不同外加盐的NaPSS溶液中测定了探针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探针的荧光强度随Cs增大而增大,而探针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和半波宽度随Cs增大而减小。当Cs达到一定值时,荧光谱参数与Cs关系曲线出现转折点,此时聚离了链以“类胶束”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BPO引发的溶液聚合 ,合成了水溶性的星状C6 0 苯乙烯 苯乙烯磺酸钠的三元共聚物 [Star shapedC6 0 poly(St SS) ],运用自组装技术 ,在水溶液中 ,含C6 0 的三元共聚物与重氮树脂 (Diazoresin)通过正负离子间的吸附力在云母基片上交替一层一层有序地组装成固体膜 .自组装膜经紫外光幅照反应 ,通过重氮基的分解 ,层间连接的离子键转变成共价键 ,从而增加薄膜的稳定性和堆砌密度 .用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力显微镜(AFM FFM)考察了C6 0 在膜中的承载作用及比较不同链结构、不同链长、不同层数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和微摩擦性能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聚合物薄膜的微摩擦性能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链长和膜的层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移动相中含有磷酸二氢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对前者用电导检测器直接进行检测(无抑制柱),后者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对几种商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组分和微乳液中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91年Decher等将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 ,于水溶液中交替沉积在片基上 ,制备了多层超薄膜[1] ,这种制膜方法现称为静电自组装 .它操作简单 ,无需专用设备 ;一般在水体系进行 ,对环境友好 ;静电力比范德华力强 ,使它比LB膜稳定 ,所以近年来有很大发展[2 ] .现在自组装成膜驱动力已从静电力扩展到氢键力、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 ,用于组装的组分也从聚电解质扩展到多官能团小分子、胶体粒子、无机纳米颗粒 ,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等[3~ 11] .虽然自组装膜比LB膜稳定 ,但它也不耐极性溶剂、电解质水溶液等侵蚀 .如…  相似文献   
5.
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研究了大豆甙元及其衍生物3′-大豆甙元磺酸钠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清除作用,并计算了两种抗氧化剂对O2^- .清除作用的IC50。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甙元和3′-大豆甙元磺酸钠对O2^- .。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3′-大豆甙元磺酸钠大于大豆甙元,其原因与3′-大豆甙元磺酸钠分子的共轭程度高和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有关。与检测自由基的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用于某些化学反应检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Stable poly(styrene-co-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P(St-NaSS) nanoparticles with broader size distribu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rm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ithout any conventional initiators and emulsifiers. The obtained polymer nanoparticles have higher ξ potential, and the particle sizes have broad distribution. The stability of polymer particles originated from the addition of small amounts of ionic comonomer, NaSS, which can act as an emulsifier in somewhat. The monomer conversion could reach up to about 28 wt% in 48 h, and did not increase by further polymerization when higher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120 ℃) was employed. This polymerization system may be give some further understand for mechanism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7.
在pH4.5的 0.015 mol/L HAc-NaAc介质中,In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在滴汞电极上于-0.665-0.70 V(vs.SCE)电位处得到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In(Ⅲ)浓度在4.0× 10~(-8)~3.5 × 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6 × 10~(-8)mol/L In(Ⅲ).应用该法测定了铅粉和氢氧化铝样品中的微量铟,结果令人满意。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A novel coordination ploymer [{Zn(3-SBA)(2,2′-bipy)(H2O)2}·H2O]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3-Na2SBA, ZnSO4·7H2O and 2,2′-bipy.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ordination ploymer crystallized in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1, a=0.803 42(18) nm, b=1.501 8(3) nm, c=0.821 13(19) nm, β=109.350(4)°.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has an infinite chain structure and its luminescent property has also been studied. CCDC: 282746.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实验测定了聚苯乙烯磺酸钠在无盐和有盐的水溶液中,单体和激态缔合体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激态缔合体单体发射强度比I_E/I_M随外加盐种类、浓度和价态而变化.在相同盐浓度下,各体系的I_E/I_M次序为:KCl>NaCl>LiCl和CaCl_2>MgCl_2。 也研究了NaCl水溶液中聚电解质分子的荧光猝灭.结果表明:随外加盐浓度逐渐增大,聚电解质分子由类棒状向无规线团状转化,该状态有利于激态缔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选用了变质程度不同的八种煤和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添加剂,详细考查了该添加剂的分子量对水煤浆浆体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考查PSS相对分子量的范围内(质均分子量为5.34×104~33.39×104),八种煤的水煤浆成浆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水煤浆成浆性与PSS添加剂的平均分子量的关系可归因于添加剂在煤粒上的吸附,分子量小的PSS在煤粒上的吸附量大于分子量大的PSS;PSS分子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煤浆的流变性由胀性向假塑性转变;PSS分子量的增加使水煤浆的静态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