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928篇
化学   3790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4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殷全 《大学化学》2002,17(2):55-59
介绍了插烯规则的提出及其在解释和预测“异常”反应和“异常”产物以及“异常”理化性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Na(18-C-6)]2[Cu(i-mnt)2]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18-冠-6与Na2[Cu(i-mnt)2][i-mnt=异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S2CC(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8-C-6)]2[Cu(i-mnt)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结构数据a=1.2819(11),b=1.1793(10),c=1.4928(13)nm,β=99.121(16)°,V=2.228(3)nm3,Z=2,Dcaled.=1.369g/cm3,F(000)=958,R1=0.0521,wR2=0.1003.1中的[Cu(i-mnt)2]基团通过配体i-mnt的氮原子与两个[Na(18-C-6)]基团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美国LLNL1995年合成出的代号为LLM-105的高能量密度材料,其化学名称为1-氧-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2,6-diamino--3,5-dinitropyrazine-1-oxide),分子结构式C4H4N605,分子量216.04,密度为1.913g/cm^3,氧平衡为-37.03%,生成热为-3.1kcal/mole,外观为亮黄色的针状晶体,比TATB的能量约高25%,且有着良好的热安定性,特性落高Dh50=117cm(RDX和HMX的特性落高30-32cm),对静电火花的刺激也很钝感。由于综合性能优异,LLM-105已经引起了国际炸药界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用DSC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放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迭代法以及二分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 ,以积分方程、微分方程和放热速率方程拟合DSC数据 .在逻辑选择建立了微分和积分机理函数的最可几一般表达式后 ,用放热速率方程得到相应的表观活化能 (Ea)、指前因子 (A)和反应级数 (n)的值 .结果表明 :该反应的微分形式的经验动力学模式函数、Ea 和A值分别为 (1-α) 0 .44、2 30 .4kJ/mol和 10 18.16s-1.借助加热速率和所得动力学参数值 ,提出了标题化合物放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该化合物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为 30 2 .6℃ .上述动力学参数对分析、评价标题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热变化规律十分有用 .  相似文献   
5.
江泉  何菱  何谷  郑时龙 《合成化学》2004,12(3):267-272
由芳醛制得的腙盐在钌(Ⅱ)卟啉催化下发生自身偶合,以较高收率合成了二苯乙烯类化合物(~90%的顺式选择性)。部分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6.
Three Novel Eremophilanolides from Ligularia virgaurea spp. oligocephal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the alcoh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Ligularia virgaurea spp. oligocephala, three novel eremophilane sesquiterpene lactones, 6α, 10α-dihydroxy- 1-oxoeremophila-7(11), 8(9)-dien-8, 12-olide, 613, 10α-dihydroxy-1-oxoeremophila-7 (ll), 8 (9)-dien-8, 12-olide and 10α-hydroxy-1-oxoeremophila-7(l 1), 8(9)-dien-8, 12-olide were isolat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intensive 2D NMR techniques (COSY,HMQC, HMBC and ^1H-^1H NOESY) and HR-MS.  相似文献   
7.
8.
(1,1—二硝基—2—叠氮基乙基)苯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红  管晓培 《应用化学》1996,13(2):111-112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15-C与16-C单键的14β-甲磺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烯)(6,7和8)在Zn-EtOH体系中的重排反应, 它们均能重排成6, 7, 5, 5并环系统的化合物3, 12, 13a和13b。8重排时生成一个8-OEt化合物, 为这类化合物重排时经过阳离子中间体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