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9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594篇
化学   6146篇
晶体学   104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7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电解用三维电极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三维电极电解反应器的理论与应用。综合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在这一领域我国应优先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一种适用于同轴微波腔的新型ESR—电化学池的设计。工作电极的长度可调节,部分屏蔽微波辐射的功能由上下两个屏蔽套承担。除了传统的螺线管,工作电极还可由打孔的金属筒、金属网、甚至复合材料制成。对电极可根据需要置于共振腔的外面或里面。总之,新设计灵活实用,适合更多的研究场合。本文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了二个电化工艺中的自由边界问题:电加工问题和电镀问题,简要地介绍了这二个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几位研究者通过模板程序合成了单一取向、排列整齐的镍氧化物(NiO)纳米管束,并用于锂离子电池,从而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电致发光色纯性增强的硅基有机微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硅基有机微腔的电致发光(EL).该微腔由上半透明金属膜、中心有源多层膜和多孔硅分布Bragg反射镜(PS DBR)组成.半透明金属膜由Ag(20nm)构成,充当发光器件的负电极和微腔的上反射镜.有源多层膜由Al (1 nm) / LiF(05 nm) /Alq3/Alq3:DCJTB/NPB/CuPc/ITO/SiO2组成,其中的Al/LiF为电子注入层,ITO为正电极,SiO2为使正、负电极电隔离的介质层.该PS DBR是采用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且非常省时的电化学腐蚀法用单晶Si来制备的;该PS 关键词: 电化学腐蚀 电致发光 窄峰发射 硅基有机微腔  相似文献   
7.
A new cobalt(Ⅱ) complex with tridentate ligand 2, 6-bis (benzimidazol-2-yl)p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electrochemical and spectral methods. The binding of the complex with calf thymus DNA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by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相似文献   
8.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like other chemiluminescence technique, offers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Furthermore, it has the advantage over other chemiluminescence techniques of being initiated by a voltage potential. Thus, it provides a better-controlled luminescence.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in measuring many kind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ters, and analyzing many kinds of antigen, antibody and hapten, such as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alpha-fetoprotein, etc1-6. The ele…  相似文献   
9.
微全分析系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春丽  李保新  章竹君 《分析化学》2003,31(12):1520-1526
综述了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在微全分析系统的应用,并简述了各类型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引用文献92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