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5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龋病人牙釉质表面硬度及抗磨损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方法制成人牙釉质浅龋及使用抗龋措施的龋损釉质样本,分别测量各组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并以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抗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实验组釉质较对照组表面硬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氟化钠前处理会使釉质表达硬度显著下降,人工浅龋牙釉质的抗磨损性能不如正常釉质,使用两种抗龋措施对其抗磨性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人牙釉质含矿量的掩模图象扫描自动定量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学形态学和计算机掩模扫描方法。建立了掩模图象自动分析TOOTH。SCH软件和方法,并应用于氟化物对人牙釉质矿物影响的自动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5.
基于前期的研究工作,筛选出最优的硅/碳/石墨(Si@C-G)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粘合剂作用下的Si@C-G复合材料,及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和粘合剂对硅界面行为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对复合材料的粘合效果最好,其对应的循环性能最好;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长直链结构与丁苯橡胶的...  相似文献   
6.
 以有机物为粘合剂, 采用涂覆法制备了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 (OMS-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H2 程序升温还原和 O2 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有机粘合剂种类及其用量对二甲醚 (DME) 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有机粘合剂聚乙烯醇 1799 (其质量含量为 3%) 的作用下, OMS-2 以相互交织的簇体均匀分布于堇青石表面, 且粘附力较强, 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在 DME 催化燃烧中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 起燃温度 T10 = 169 oC, 完全转化温度 T90 = 243 oC; 催化剂使用后再经高温焙烧其活性仍能保持稳定, 表现出较高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7.
新型含能粘合剂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固体推进剂的能量和性能。其中,在3-位取代含能基团实现氧杂环丁烷的含能化并以此类单体合成的含能粘合剂,由于其具有相对分子量和官能度可控性好、多分散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而受到重视,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用混合粘合剂修饰的碳糊电极测定诺氟沙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10.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当含有0.8mmol/L的NH4Cl,8mg/L的SLS(十二烷基磺酸钠)时 ,诺氟沙星在由69.1% (w)的石墨粉、24.5 % (w)的液体石蜡和6.4 % (w)的甘油组成的混合粘合剂碳糊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溶出还原峰 ,峰电位为 -1.61V ;峰电流与诺氟沙星浓度在8.0×10 -9~4.0×10 -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r=0.9949 ,检出限为3.0×10-9 mol/L ;该法用于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临床外科手术缝合费时费力,且容易留下疤痕,医用粘合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基于在生物材料领域广泛应用的可降解材料聚癸二酸甘油酯(PGS),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可降解蓝光固化医用粘合剂。以PGS为基体与甲基丙烯酸(2-异氰基乙基)酯反应制得聚癸二酸甘油酯接枝甲基丙烯酸(2-异氰基乙基)酯(PGS-IM)粘结剂,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 ATR-FTIR, TGA和DSC表征。并测试了其蓝光固化后的粘结性能,考察了其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PGS-I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6 ℃;玻璃和PET板的粘结强度分别为0.84±0.12 MPa和0.39±0.07 MPa。 RAECs培养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束固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束(EB) 固化技术的现状;重点讨论了我国EB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