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化学   96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物理学   1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类潜热型功能液固两相流体的定压比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两相流与热物理理论,严格推导出一类潜热型功能液固两相流体的定压比热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4,4′ -二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在Triton X-100存在下与Ag(Ⅰ)的显色反应.在pH10.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试剂与Ag(Ⅰ)形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55×104L*mol-1*cm-1,Ag(Ⅰ)的浓度在0-0.2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于显影废液和钮扣电池液中Ag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含三正辛胺微胶囊对六价铬的富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对六价铬有效的萃取剂TOA(三正辛胺)微胶囊化,制成填充柱型的酸性体系六价铬的富集分离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填充柱中每毫升TOA对六价铬的最大萃取容量为158.0g/mL,为纯TOA液相萃取的4.9倍。微胶囊经碱/水洗涤后,可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4.
新三氮烯显色剂的合成及其与镉显色反应性能和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孙培培  吴斌才 《分析化学》1994,22(5):436-43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钍与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CPAHQ)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pH4.4-5.4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ε=1.10×105L·mol-1·cm-1,钍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TBP萃淋树脂分离,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钍。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阮琼 《光谱实验室》2003,20(3):396-398
研究了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 ( HSCT)与汞的显色反应 ,在醋酸介质中 ,HSCT与汞反应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λmax=5 4 5 nm,ε=5 .66× 10 4 L· mol-1· cm-1。汞含量在 0— 2 .5μg/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本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痕量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含P507的微胶囊萃取水相中稀土的迁移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乙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钙作为膜材,将P506微胶囊化。将这两种含萃取剂的胶囊用于萃取La^3+,Nd^3+和Lu^3+,可以将这些离子富集于微胶囊内。由于固体膜对芯材固定化和对离子的阻障作用,使萃取的传质过程发生了变化。以渗透系数来比较三种离子的传质速度,改变原料液的pH,可使离子的渗透系数改变,从而增大离子间渗透系数的差值。  相似文献   
8.
9.
10.
戚文彬  康继韬 《分析化学》1991,19(11):1234-12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