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80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ginate-Cu(Ⅱ)complex beads or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for removal of urea.The mechanism of sorption of urea was identified by UV-Visible spectra,FT-IR spectra and Far-Infrared spectra.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urea sorption capacity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lginate-Cu(Ⅱ)complex sorbent can sorb about 60 my urea per gram of sorbent at 37℃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urea was 130mg/100ml in Na2HPO4 and NaH2PO4 buffer solution(pH=7.0).  相似文献   
2.
3.
海泥、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赤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Fe和Mn的超标存在是赤潮形成的诱发因子[1]。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2]、ICP AES法[3,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7]、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8]等,而海泥中的微量元素的测定却未见报道。本文用ICP AES法测定粤东近岸海域海泥中的Fe和Mn。1 实验部分1.1 取样海泥:用取样器于监测站点取出0~0.5cm、3~3.5cm、5.0~5.5cm深处,大小为10cm×10cm×0.5cm(长×宽×高)的长方体泥块,置于小烧杯,用保…  相似文献   
4.
In recent years th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of redox protein on electrode surface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s1. Different kind of modified electrode and various supporting films for immobilization of proteins had been proposed. But most of them are ba…  相似文献   
5.
海藻酸(alginate)是一种天然多糖,是直链键合的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洛糖醛酸(G)的无规嵌段共聚物[1].在海藻酸水溶液中加入钙、铜、锌、铅等二价正离子,能够形成凝胶;其中钙-海藻酸凝胶在细胞输送、组织工程等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2,3].影响海藻酸凝胶化的因素包括海藻酸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G值和序列分布、溶液浓度、正离子种类与浓度等[4,5].  相似文献   
6.
新型螯合树脂在线预富集测定海水中痕量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型螯合树脂(XAD-H2Dz)应用于微柱现场在线采样(MFS)新技术中,实现了海水样中痕量Cd的在线原位预富集和实验室中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FI-FAAS)系统的联机测定。采样体积为5 mL和50 mL时,检出限(3σ)分别为68和6.7 ng/L;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2.0%和2.6%。对国家海水微量元素标准物质GBW(E)080040和实际样品(大连老虎滩区域海水以及连云港黄海水域)中镉进行分析,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化学蒸汽发生(CV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同时测定近岸及河口海水中超痕量As、Sb、Bi、Ge、Sn和Hg元素的方法.研究了CVG过程中KBH4、盐酸和硫脲的浓度以及样品流速、载气流速、海水样品盐度等对方法分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70%6盐酸、0.10 g/L硫脲、11.0 g/L硼氧化钾...  相似文献   
8.
韩深  王珮玥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2013,31(10):939-94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 azaspiracid-2, 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 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 μm微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 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2.1 mm, 1.8 μm)上实现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 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 μg/kg;在10、20和5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海藻酸(AL)/大豆蛋白(SPI)复合微球包裹盐酸小檗碱(Ber), 研究了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在模拟胃,小肠和结肠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在模拟肠和结肠的pH 6.8和pH 7.4环境中,约5 h盐酸小檗碱就分别达到96%和99%的药物溶出量,而在模拟胃的pH 1.0条件下溶出量仅为约40%.研究发现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的释放行为与复合微球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胀行为直接相关,即在pH 1.0时溶胀度很小,但在pH 6.8和pH 7.4条件下溶胀度可达到约2000%.这主要归功于海藻酸组分的pH敏感性.同时,负载过程使结晶的疏水盐酸小檗碱转变为更易于在水性介质中扩散和溶解的不定型态.特别是通过pH梯度实验发现,限定载药复合微球在模拟胃的pH 1.0溶液中的时间在3 h内,可控制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为约20%;而在此后的小肠和结肠的pH条件下,盐酸小檗碱迅速溶出,使累积溶出量达到98%.由此可见,利用自主研制的复合微球负载盐酸小檗碱可以降低盐酸小檗碱对胃部的刺激并可应用于盐酸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同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生理活性可望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复合函数 F(x)=f(x)+h(c(x))最小化问题,给出了校正矩阵逼近 Langrangian 函数的“单边投影 Hessian”的 Broyden-类型方法;此方法是 Q-超线性收敛的.文中还叙述了两个校正算法,并且证明了在合理的条件下,这两种算法都具有局部的两步 Q-超线性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