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4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质水解液中氨基酸组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雅韵  谢孟峡  康娟 《分析化学》2002,30(4):418-421
以氯甲酸-9-芴基甲酯(FMOC-Cl)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液相色谱上分离17种常见氨基酸的衍生物并测定其摩尔吸光系数。用绝对分析法和标准曲线法对标准氨基酸溶液进行了定量分析,除组氨酸外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5.00%以内。对氨基酸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水解实验,发现在110℃/24h的水解条件下,丝氨酸等不稳定氨基酸的降解较在150℃/1.5h条件下小。用绝对分析法测定测定了牛胰岛素不同水解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大部分氨基酸的相对收率都接近100%。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为阳极底物,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产电微生物菌源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改性阳极碳毡,并对其MFC产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未改性碳毡(CC)、HNO_3酸解CC(HNO_3/CC)、壳聚糖改性CC(chitosan/CC)、PDADMAC/α-Fe_2O_3层层自组装改性碳毡(PDADMAC/α-Fe_2O_3/CC)的MFC的最大产电量分别为248、315、452和522 mV,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54.6、92.7、203.8和248.1 mW/m~2,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2.21%、81.46%、82.53%和86.44%。循环伏安曲线显示,PDADMAC/α-Fe_2O_3层层自组装改性的阳极碳毡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图表明,PDADMAC/α-Fe_2O_3层层自组装改性碳毡的极化内阻最小,为7Ω。几种改性材料为阳极的MFC性能依次为PDADMAC/α-Fe_2O_3/CC壳聚糖/CCHNO_3/CC空白CC。  相似文献   
3.
PAN分光光度法测定全珍珠水解液中微量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了用Cu-1-(2-吡啶偶氮)-2-萘酚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水解液中微量铜的最佳条件.在HCl-KCl溶液介质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2×104L·mol-1·cm-1,Gu2+含量在0-100μg/50m1范围服从比尔定律,检测限为0.5μg/dms.应用于珍珠水解液制备的工艺优化中指标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薄层层析法测定纤维素材料水解液中混合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用薄层层析测定纤维素材料水解液混合糖中单糖和各种多糖的含量,以硅胶G为固体吸附剂,以玻璃为支撑物,制成薄层析。以V正丁醇:V37%乙酸:V水=3:2:2为展开剂,以苯胺-草酸为显色剂,分离效果良好,可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任务。  相似文献   
5.
万忠尧 《化学教育》2001,22(11):38-38
纤维素水解实验比较难做的主要因素有 2个 ;一是水解时间过长 ,二是水解液的碱化终点不好判断。笔者经过反复研究 ,发现了一种仅用 4min就足以完成这一包括水解—中和—检测 3个环节的实验方法。现提供给大家 ,供同行们参考。1 实验方法(1)水解液的制备①取少许药棉 (即脱脂棉 )用水润湿 ,挤出水分并捻成一团后松开约黄豆粒大小 ,装入试管。②向试管中注入 2mL浓H2 SO4 并用力振荡试管使液体呈无色粘稠状。把试管放进沸水中浴热(预先备好沸水浴装置 )。③大约 1min ,液体表层微显亮棕色 (表层以下的液体仍呈无色粘稠状 )。此时…  相似文献   
6.
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为反应器,铁氰化钾为阴极液,研究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菌液和玉米秸秆水解液对MFC的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阳极中活性污泥菌液体积(1.5、3.0、4.5、6.0 mL)增加,MFC的产电量逐渐增加,当活性污泥的体积增加至7.5 mL时,产电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玉米秸秆水解液在底物中的浓度为0、10、15、20、30、40 g/L时,电池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4、157、248、208、170、146 mV。当阳极活性污泥菌液体积为6 mL、玉米秸秆水解液浓度为15 g/L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最佳,此时MFC的功率密度为54.6 mW/m2,内阻为496 Ω。同时,循环伏安曲线(C-V)和交流阻抗曲线(EIS)测试可知,MFC的电极过程由电荷传递和扩散过程共同控制,反应过程受电子传递控制。  相似文献   
7.
用离子交换树脂脱除氨基酸与盐混合液中的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用蛋白质酸性水解备氨基酸时,因中和残留的酸会使水解液中带入大量的盐。在进一步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混合氨基酸时,首先需脱掉其中的盐。本文用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盐型柱,根据氨基酸与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既存在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又存在疏水作用,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而盐在盐型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不保留的原理,用水作为洗脱剂,使盐和氨基酸(配制的盐和氨基酸混合液及含盐的毛发水解液)得到分离,本方法脱除氨基酸中的盐简单易行,用水作为洗脱剂即廉价由不造成污染,盐型树脂不用再生即可用于下次运行,研究了各种条件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磺化苯乙烯 -二乙烯苯共聚物或商品化的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0 0 1× 7)的逆磺化反应 ,得到一系列不同交换容量的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研究了丙氨酸和缬氨酸及缬氨酸和亮氨酸在这些树脂柱上的色谱分离 .结果表明 ,用两种方法得到的树脂对丙氨酸和缬氨酸的色谱分离性能基本相同 ;同时中性氨基酸与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作用包括离子作用和疏水作用 ,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树脂的交换容量较低时对中性氨基酸有更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9.
秸秆稀酸水解液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秸秆两步稀酸水解工艺中,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水解液中的单糖成分进行测定,采用2%硼氢化钠的氨溶液将稀酸水解液中的单糖还原成糖醇,然后在甲基咪唑催化剂的作用下和乙酸酐在水相中直接反应生成乙酰化的糖醇,用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GC/MS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稀酸水解液中有五种单糖,主要是木糖和葡萄糖,其次是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少量的甘露糖;利用此方法测定了一批秸秆稀酸水解液,得到了该秸秆稀酸水解过程的最佳的反应时间.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秸秆稀酸水解液中单糖的浓度,为水解工艺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筛选了一种能较好分离木糖和阿拉伯糖的树脂填料-钙离子型005×7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色谱分离工艺进行优化,该树脂对蔗渣水解液中的木糖和阿拉伯糖的最佳分离条件为:样品锤度30oBx,流速1.6mL/min,上载量为10mL,分离温度为50℃。以此分离条件对蔗渣水解液中的木糖和阿拉伯糖进行分离,分离度为0.482,收集不同级分,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木糖和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