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983篇
化学   3754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76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3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设计合成了用以检测过渡金属离子的荧光化学敏感器体系,它们是由1,8-萘二酰亚胺为荧光团,多胺衍生物为金属离子受体组成.在室温下对其光物理性质的研究中发现,在没有加入过渡金属离子时,由于体系内存在有效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使得荧光团的荧光被淬灭.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后,金属离子受体中的氮原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阻断了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体系的荧光增强.不同的金属离子受体表现出了和过渡金属离子不同的配位识别能力,并且通过荧光的变化传递出受体-金属离子作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来,人们对光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扰了很多有智之士。光的波动说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光的本性问题,在1637年提出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虽然笛卡儿更强调媒介对光的影响和作用,但他的这两种假说为17世纪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17世纪中期,意大利的格里马第(F.Grimaldi,1618~1663)首先注意到衍射现象,这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细菌内毒素(LPS)是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细胞外膜层的主要成分,由其引起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脓度症和休克是导致战创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类脂A(LipidA)的结构出发,以非肽类物质拮抗内毒素受体CD-14为治疗手段的研究在国外刚刚起步。2-乙酰氨基-3,4,6-三乙酰葡萄糖是合成LipidA结构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1,2]。它的合成一般是通过氨基葡萄糖五乙酸酯的选择性水解[3-6]脱去一个乙酰基得到。氨基葡萄糖五乙酸酯是通过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得到的,由于氨基葡萄糖不稳定,一般是用氨基葡萄糖的盐酸盐作为起始原料。由于…  相似文献   
6.
基于阿贝尔黑格斯变量的杨-米尔斯理论的红外阿贝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多杰 《中国物理 C》2006,30(3):196-200
通过SU(2)规范场的法捷耶夫-Niemi分解给出了有效阿贝尔-黑格斯型作用量的 一个计算方法. 具体指出了该分解中所用的自然规范固定以及阿贝尔投射与杨-米尔斯理论的红外动力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推导出了色电场的一个伦敦型方程.  相似文献   
7.
A facile, rapid and regioselective method for the 1-O-deacylation of peracylated glycopyranoses is described which occurs under mild conditions by absorption onto alumina using microwave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8.
9.
10.
马中骐 《物理》1995,24(8):458-462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由于他在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荣获富兰春式奖章和1995年鲍威尔奖。文章简要介绍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