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53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对四川省德阳地区八种不同来源的泥炭进行全面分析的结果,并与黑龙江省腐值土及山西褐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省德阳地区泥炭的腐植酸含量大都在20—30%之间,属于中腐酸泥炭,有机质含量在40—50%之间,属于中有机质炭。对从上述八种泥炭中提取的腐植酸进行表征,平均分子量为327.78,其结构是由C、N、H、O、S等元素组成,含有-COOH、-NH、-OH基的结构比较复杂的芳香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腐植酸铈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辉  冯嘉 《中国稀土学报》1998,16(3):288-288
通过腐植酸盐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粪链球菌抑菌的实验测定,并与柠檬酸铈、硝酸铈的抑菌作用对比,对腐植酸铈抑菌能力进行评价。实验所需菌株均由贵阳医学院CWDB实验室提供,制备的腐植酸铈溶液浓度为10mol/L、pH645...  相似文献   
3.
天然水体底质中腐植酸的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等高线谱对提取的腐植酸和商品腐植酸进行了表征,并将分析结果与Aldrich和上海试剂二厂生产的腐植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底质腐植酸之间以及同商品腐植酸的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似,含有相同类型的官能团。对不同腐植酸的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等高线谱的分析表明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腐植酸有较明显的荧光光谱特性,可以尝试使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来揭示其在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The humic acid(HA) sample obtained from the alluvial soil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composition,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 and solid-state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3C NMR) spectroscopy. There is high fat content and a few nitro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in HA. Py-GC-MS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HA. One long list of identified pyrolysis products was propo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model of HA. Solid-state 13C NMR data indicate there are higher values of alkyl-C, O-alkyl-C and aryl-C in HA.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structural carbon distribution and L3C NMR spectroscopy of simulated HA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experimental HA. HyperChe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monomer, which was optimized by the molecular mechanics of the optimized potential for liquid simulations(OPLS) force field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o get the stable and balanced conformation. The deprotonation process study depicts that the degree of ionization of HA gets deeper, while the electronegativity of HA and the energy of van der Waals(vdW) increase. Moreover, the 3D structure of humic acid with -4 charges is the most stable. The deprotonation process is an endothermic process.  相似文献   
5.
煤中腐植酸与尿素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化学法和波谱分析法对泥炭、褐煤、风化煤腐植酸(HA)与尿素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与尿素之间发生了极其复杂的反应,包括离子化、络合配位、亲核加成、自由基反应及氢键缔合等,形成不同的化学键。羧基对反应深度的影响最大;含官能团(特别是羧基)最多的风化煤HA反应性最高。本项研究为有机长效尿素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煤基酸分为从含有水溶性煤基酸的低价煤中抽提得到的水溶性煤基酸和从不含有水溶性煤基酸的低阶煤中氧化得到的水溶性煤基酸。考察了从武川风化煤和霍林河风化褐煤通过两步催化氧化法得到的水溶性煤基酸和从晋城风化煤中得到的水溶性煤基酸对高效、高毒性的杀虫剂--久效磷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煤基酸都能增加久效磷的生物活性;(2)所用水溶性煤基酸的理想浓度为0.0025%;(3)根据毒力曲线,久效磷、武川煤基酸-久效磷和霍林河-久效磷的致死中浓度为9.94g/ha,5.99g/ha,6.62g/ha,相对毒力系数分别为:100,165.9,150.2;(4)大田实验结果证实了水溶性煤基酸对久效磷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旭  陈媛 《大学化学》2017,32(10):33-38
腐植酸是天然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且具有多种荧光发射特征。我们结合目前环境科学领域腐植酸或其他天然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利用腐植酸开展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综合实验教学。本实验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分子荧光分析中拉曼散射、激发光能量对荧光发射影响、荧光寿命和内滤效应等知识。  相似文献   
8.
实验考察了超声、硝酸预处理、酸化程度、碱液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对腐植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选择最佳预氧化条件和褐煤腐植酸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硝酸联合氧化法提取腐植酸的最佳条件为:超声频率80kHz,氧化温度50℃,硝酸液固比(mL/g)为5∶1,氧化时间90min,硝酸浓度1.5mol/L.  相似文献   
9.
生物甲烷化可能是泥炭低碳转化最有利的方法,为探索泥炭甲烷发酵残渣再利用提取腐植酸,实现泥炭甲烷发酵耦合腐植酸提取新工艺,需要解析碱液对甲烷发酵残渣腐植酸得率、纯度、结构的影响。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氢氧化钠预处理再甲烷发酵,残渣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分别采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和焦磷酸钠萃取,对得到的腐植酸样品进行产率、纯度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萃取剂萃取、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均对泥炭腐植酸产率、纯度、结构有明显影响。氢氧化锂萃取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与对照组残渣腐植酸产率、纯度均最高,产率分别达43.59%、 41.07%、纯度分别是70.4%、 70.6%。焦磷酸钠萃取泥炭腐植酸中羟基、甲基、亚甲基、醚键含量较多,芳构化程度较低;氢氧化钠萃取泥炭腐植酸酮、醛、羧酸和苯环等结构含量丰富,芳构化程度较高。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残渣腐植酸羟基、甲基、亚甲基、醚键含量均降低,羰基、苯环含量较高,芳构化程度增大。甲烷发酵残渣提取泥炭腐植酸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对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的结构有明显影响,泥炭甲烷发酵残渣...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粘土;水凝胶;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