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   5篇
数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梁莉丹  林振浪  陈尚勤  赵凯怡  陈翔 《应用数学》2015,37(5):398-400,429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39 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早产随访组,采用鲍秀兰早期教育资料制定的干预计划,进行系统干预,并与326 例失访的早产儿童以及与随访组相似的326 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采用Gesell 儿童发育量表等标准化工具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早产随访组Gesell 儿童发育量表5 项均分、总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总分与早产失访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显著促进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用超微量肝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肿症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硬肿消退时间来判定药物疗效。结果表明,超微量肝素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硬肿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动力,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研究早期多药联合干预对早产儿脑白质软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脑白质软化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多药(神经节苷脂、1,6-二磷酸果糖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干预治疗,同时分别给予两组患儿脑白质损伤程度比较,并于患儿1岁时进行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的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脑白质损伤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脑白质损伤重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脑白质软化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1,6-二磷酸果糖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多药早期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儿脑白质软化持续性病变的发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窒息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了250名早产儿和100名成熟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发现早产儿和成熟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无显著差异,剖宫产的早产儿和阴道分娩的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值有显著差异。脐动脉血气分析较Apgar评分对判断早产儿窒息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床旁颅脑超声结合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对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状态的评估作用,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100例,根据临床诊断有无脑损伤,将患儿分为脑损伤组(42例)和无脑损伤组(5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床旁颅脑超声和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活动睡眠期(AS)和安静睡眠期(QS)振幅电压变化,绘制ROC曲线,分析床旁颅脑超声检查、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脑损伤组超声检查异常率、振幅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P<0.05);脑损伤组连续性电压、睡眠周期性检出率,以及AS和QS期振幅电压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床旁颅脑超声结合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可反映早产儿脑实质发育情况,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可反映早产儿脑功能发育情况,两者联合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