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颖颖  王长海  滕立 《分析化学》2007,35(9):1246-1250
采用硅烷化键合相C18反相色谱柱,以V(乙腈)∶V(水)=63∶37为流动相,0.3mL/min恒流洗脱,检测波长UV-235nm等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球等鞭金藻生长抑制物的粗提物、Sepha-dexG-15凝胶柱层析分离获得的3个组分、硅胶G薄层层析分离获得的4个组分等8个分离纯化产物中具有抑制活性组分的方法,并确定了具有抑制活性组分的保留时间。通过乙酸乙酯萃取球等鞭金藻老化培养液,得到了具有抑制活性的粗提物;粗提物经SephadexG-15凝胶柱层析分离后,获得3个具有抑制活性的组分;通过硅胶G薄层层析对此3个组分进行分离,在获得的4个组分中,仅有一个组分具有抑制活性。将粗提物与SephadexG-15凝胶柱层析分离获得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对比,确定具有抑制活性组分的保留时间在3.827~6.002min范围内;通过与硅胶G薄层层析分离获得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再次对比,发现仅具有抑制活性的组分Ⅱ(Rf为0.637)中出现保留时间为4.875min的峰,并且相同保留时间的峰同样出现在具有抑制活性的粗提物以及SephadexG-15凝胶柱层析分离获得的3个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中。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中保留时间为(4.872±0.005)min的峰对应的组分正是具有抑制活性的组分。  相似文献   
2.
球等鞭金藻细胞生长抑制物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球等鞭金藻老化培养液的无细胞上清处理液为研究对象,对存在于球等鞭金藻老化培养液中的抑制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与抑制活性研究。运用乙酸乙酯萃取,紫外光谱分析,SephadexG-15凝胶过滤,制备薄层层析和C18反相高效液相等光谱分析与纯化方法对其进行活性追踪的分离与纯化。结果表明,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球等鞭金藻老化培养液的无细胞上清处理液可以获得具有明显细胞抑制活性的细胞生长抑制物的粗提物,经200~400 nm的紫外光谱扫描,确定了细胞生长抑制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235 nm。将粗提物用0.2 mol·L-1 NaOH溶解,经蒸馏水适当稀释后,以5%床体积的量加载于SephadexG-15凝胶层析柱并用蒸馏水进行洗脱。在紫外235 nm下,粗提物经SephadexG-15凝胶过滤,获得3个具有细胞抑制活性的组分。用1 mol·L-1 HCl将具有细胞抑制活性的组分pH调至2~3之间,用乙酸乙酯提取。于40 ℃下减压浓缩,将样品点在硅胶G板上,以氯仿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分离与制备,获得4个组分。经检测,仅Rf值为0.63的组分具有明显的细胞抑制活性。此活性组分采用硅烷化键合相C18反相色谱柱,乙腈-水(体积比为63∶37)流动相,0.3 mL·min-1恒流洗脱,检测波长UV-235 nm,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
梭梭种子发芽生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梭梭种子发芽的适宜pH值范围较宽(7~11),梭梭种子在水中浸泡1hr后种皮透性开始有较明显的增大,浸泡7hr后外修速率减慢,浸泡21hr后渗透基本达到平衡.NaCl和6—BA促进种子萌发,KCl、KNO和α—NAA影响胚的伸展.梭梭种子中含有内源性抑制物,其R值为0.29~0.39.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秸秆稀酸水解液中主要抑制物进行分析与鉴定,得到主要抑制物为乙酸、糠醛、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用气相色谱法定量乙酸、糠醛、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51、0.05~0.351、0.11~0.85、0.08~0.63 mg/mL,相关系数大于0.995.对秸秆稀酸水解液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木糖和葡萄糖降解有着不同变化规律,为秸秆稀酸水解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抑制物对肿瘤生长直接效果模型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一个用于描述抑制物对肿瘤生长直接作用效果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对Byrne和chaplain相应模型的一个改进.我们分别在c_1=c_2=0和c_1>0,c_2>o但很小两种情况下研究了该模型解的存在性和解在t→∞时的渐近状况,证明了未血管化的肿瘤在某些情况下趋于消失,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趋于一个休眠态,且抑制物总能减小肿瘤的半径.  相似文献   
6.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简称PAI-1)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简称NPC)分泌物中大量存在。本文绘制了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的分子结构, 根据局部能量最低原理对其做了结构优化, 给出了空间结构参数, 然后利用DFT B3LYP/3-21G基组计算了其拉曼光谱, 并对102 cm-1至4559 cm-1区间的谱线进行指认。理论计算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的拉曼光谱将有助于鼻咽癌的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