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化学   48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合成了化学式为[(η~5一RC_5H_4)NiPh_2P(CH_2).PPh_2]Cl的六个配合物(式中R=Me,Et;n=2(dppe ).n=3(dppp),n=4(dppb).并用IR和~1H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并讨论了它们对苯基溴化镁与氯化苄和反式-均二氯乙烯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更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应用1H NMR的方法研究了石杉碱甲的一个类似物——石杉碱戊与乙酰胆碱酯酶的结合性质, 获得了加乙酰胆碱酯酶([配体]∶[蛋白]=1∶0.005)和不加酶时石杉碱戊部分质子的非选择性、单选择性和双选择性的自旋晶格弛豫速率. 加酶后质子的选择性弛豫速率变化较大, 在T=298 K时石杉碱戊的H-1a/H-1b质子对的分子运动相关时间τ1a,1b由不加酶时的27.7 ps变化到结合酶后的11.7 ns, H-2/H-3质子对的分子运动相关时间τ2,3由35.2 ps变化到9.46 ns, 由此得出石杉碱戊与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三丁基氯化锡与戊二羧酸二钠以2: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双(三丁基锡)戊二羧酸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a=13.984(3),b=16.164(3),c=16.894(3)A,β=107.457(3)°,V=3642.9(11)A3,Z=4,C29H60O4Sn2,Dc=1.251g/cm3,μ=1.394 mm-1,R=0.0500,wR=0.0874,F(000)=1416。晶体结构中存在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三角双锥构型的锡原子,由于配体中2个羧基在不同方向的交联作用,使化合物呈现三维立体骨架结构,并且在骨架结构中存在沿a、b、c轴3个方向伸展的规则的大环直孔道。  相似文献   
7.
欧阳新华  曾和平 《有机化学》2005,25(11):1410-1415
设计合成了2-(N'-乙基咔唑-3'-烯基)-8-羟基喹啉. 以UV-Vis, 1H NMR, FT-IR, 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测定了产物的光致发光(PL)性质. 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 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结构优化; 预测目标产物的振动光谱, 结果表明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苯基硫脲与脂肪醋(酮)及三氯化磷进行的类Mannich反应,除生成预期产物3-苯-4-氯-4-氧代-1,3,4二氮磷杂环戊-2-硫酮(Ⅰ)外,还生成了少量3-苯基-4-氯-4-硫代-1,3,4-二氮磷杂环戊-2-硫酮(Ⅱ)。当Ⅰ与Lawesson试剂在甲苯中反应时,可顺利地转化为Ⅱ,生物测定结果表明,Ⅱ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晶体结构测定表明,Ⅱ的五元磷杂环为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9.
王斌 《有机化学》2005,25(1):81-85
在65 ℃、氮气保护下, 往咔唑钠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缓慢滴加1,4-二氯-2-丁炔. 反应9 h后, 在苯和石油醚混合溶剂中重结晶, 分离得到反式N-3-炔丁烯基咔唑. 在加热, BPO, BF3, FeCl3, P2O5, 紫外或可见光的引发作用下, 反式N-3-炔丁烯基咔唑发生齐聚反应.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 MS, UV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表征. IR和1H NMR图谱显示单体聚合后炔基及其相连氢原子的特征吸收峰(ν: 3278, 2099 cm-1; : 2.8~3.0)消失, VPO法测得齐聚物分子量在8.3×102至1.9×103之间(聚合度4~9).  相似文献   
10.
With the assistance of HPLC-ESI-MS/MS, the self-assembly products of serine and histidine penta-coordinated phosphorus compound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The expectative product was seryl-histidine dipeptide, but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lmost equimolar amount of histidyl-histidine dipeptide as well as seryl-histidine dipeptide. The mechanism was speculated that there was iigand exchange between penta-coordinated phosphoryl serine and histidine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As a result,two types of dipeptide were pro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