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化学   2640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物理学   1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联吡啶(bipy)、邻氨基苯基苯甲酸(HL)与稀土离子(RE=Tb,Eu,Sm,Nd)合成了固体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确定和表征,并对TbL3和TbL3·bipy·3H2O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讨论.TbL3·bipy·3H2O的荧光强度比TbL3的荧光强度强.  相似文献   
2.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I)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As photosensitizer for solar cell, a new ruthenium (Ⅱ) complex with four ester groups had been synthesized, in which a phenol substituted by {[(2-hydroxy-5-tert-butylbenzyl)(pyridyl-2-methyl)amino]methyl} is covalently linked to ruthenium (Ⅱ) tris-bipyridine. The structures of the new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NMR and ESI-MS spectra.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4.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来,人们对光学异构体在药物、食品添加剂、昆虫信息素、农药和香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广泛地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光学异构体的性质不尽相同,其差别表现为1>生物活性不同;2>转运机制不同;3>可能的代谢途径不同。这样如何获得一种单一构型的光学异构体就成为化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不对称反应的发现和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为获得单一构型的光学异构体提供了一条简捷而经济的途径。手性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人  相似文献   
6.
由于原子簇化合物在催化,生物活性,功能材料等方面所呈现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无机和物理化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中和谱学方法对一些具有混配体的过渡金属簇合物的结构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7.
8.
汪俊  江雅新  方晓红  白春礼 《物理》2003,32(11):732-735
核酸识体(aptame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经体外人工进化程序筛选出的寡聚核苷酸。它能高效、特异地结合各种配体,在蛋白质的分析检测、医学诊断治疗、生物传感器和分子开关的开发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章对核酸识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七元瓜环(Q[7])和新型椭圆型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 eQ[6])为主体,4,4′-联吡啶的盐酸盐(44)以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的盐酸盐(dm44)为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44及dm44作用体系中,客体为了更有效地被主体Q[7]包结,在Q[7]内腔中呈倾斜状分布的几率最高.用核磁共振、循环伏安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印证和补充,验证了TM eQ[6]与客体44及dm44可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维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核磁共振以及循环伏安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观察到Q[6]与客体44及dm44的明显作用,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证实,Q[6]与客体44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比较主客体的结构特征,该作用体系也可能存在自组装的一维超分子结构等多种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有关Ni(Ⅱ)-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二元体系的直线焓和直线熵关系,前文已有报道,本文报告Ni(Ⅱ)-2,2′-联吡啶-N-(间位取代苯基)氨基乙酸(Ni(Ⅱ)-biPy-m-RPhG:R=CH_3,H,CH_3O,Cl)三元体系的生成热研究,发现在此三元体系中亦存在良好的直线焓和直线熵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