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广西山楂叶进行湿法消化处理,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山楂叶中含有较丰富的Ca、Mg、Fe、Mn。该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6%~105.0%,RSD≤0.71%,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山楂叶中熊果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熊果酸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9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10min、液固比5:1、提取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熊果酸提取率为93.47%。该工艺简单合理,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陶益  陈锥  张玉峰 《分析化学》2013,41(2):229-234
建立了用于快速检测山楂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生物亲和超滤方法。考察了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离子强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α-淀粉酶浓度等影响亲和超滤的因素,最终选择了1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作为孵育溶液,在37℃孵育45 min,淀粉酶浓度为10 g/L。在优化条件下,将本法应用于山楂叶总黄酮的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得到3个活性成分,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鼠李糖基-(1→4)-葡萄糖基-(1→4)-鼠李糖苷、牡荆素-2″-葡萄糖苷、牡荆素-2″-鼠李糖苷。这3个化合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测定山楂中的6种活性成分:表儿茶素,山奈酚,氯原酸,4-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和原儿茶酸的含量。考察了缓冲液酸度和浓度、检测电位、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工作电极为直径300µm的碳圆盘电极,检测电位为+0.95V(vs. SCE), 缓冲液为60mmol/L 硼砂—硼酸溶液(pH=8.7), 分离电压16kV,上述六组分在21 min 内即可实现分离。六种组分在三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S/N=3)范围为3.0×10-8g mL-1 至2.0×10-7g mL-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山楂叶产地的快速判别,提出一种基于稀疏主成分分析特征选择(SPCAFS)与支持向量机(SVM)建模的定性分析方法。采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光谱法采集6个产地共41批山楂叶123份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经数据预处理后,通过SPCAFS对代表性特征波段进行选择,并采用SVM建立山楂叶近红外产地判别模型。模型与连续投影(SPA),正则化自表示(RSR)和稀疏子空间聚类(SSC)3种特征选择算法进行对比,以准确率、精确度和灵敏度作为评价标准,评估所提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显示,SPCAFS的特征波段数相比于全波长建模从1 500减少到21,预测结果的准确率和精确度分别从78%、76%提升至97%、100%。同时,相比于SPA、RSR、SSC算法,准确率分别提升了6%、3%、3%,精确度分别提升了13%、10%、5%,模型的预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于SPCAFS的SVM判别模型可实现山楂叶南北产地的快速判别。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中维生素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中缺乏时会引起多种疾病[1],如坏血病.然而,人体中所需的维生素C大多数由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供给,因此测定包括山楂在内的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营养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2.6)为流动相,流速0.8 mL/m in,检测波长210 nm,建立了山楂中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50.04μg、0.10~10.00μg;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95.5%~96.6%、100.2%~103.7%,RSD分别为0.11%~0.38%、0.41%~2.53%;检出限分别为0.04μg、0.03μg(S/N=3)。测定了5种不同产地山楂果肉及山楂核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的含量。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山楂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从山楂叶中纯化熊果酸的柱层析工艺。静态吸附结果表明,X-5、NKA和AB-8树脂的吸附率分别为91.32%,72.28%和41.19%;以90%乙醇为洗脱剂,X-5、NKA和AB-8树脂的洗脱率分别为83%,70%,87%。静态实验表明X-5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性能。动态实验优化了在X-5树脂中的流速、上样液的熊果酸浓度和上样体积。结果表明,流速为3BV/h(BV为倍量体积),上样液的熊果酸浓度为0.304mg/mL,上样体积为3BV为最优上样条件。动态洗脱中采用梯度洗脱方式,结果表明在90%的乙醇洗脱下,熊果酸纯度达93.21%。对层析工艺制备的熊果酸进行结晶处理,所获得的熊果酸纯度为98.61%,与熊果酸标准品的红外光谱一致。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中药枇杷叶中4种三萜酸成分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枇杷叶经甲醇提取并定容后,采用C30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水(95∶5,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 mL/min,于210 nm波长下检测。对不同产地枇杷叶中的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4种同分异构体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好(分离度(R)≥2.2),精密度高(RSD≤1.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重现性良好(RSD≤4.4%),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4%~101.7%(RSD≤4.8%),满足定量要求。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枇杷叶质量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楂挥发性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凌云  谢笔钧  游铜锡 《色谱》1997,15(3):219-221
采用蒸馏-萃取法收集山楂果的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了32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1%~68%。其中主要的10种化合物是顺-3-己烯醇、顺-3-乙酸己烯酯、α-萜品醇、糠醛、己醇、乙酸己酯、壬醛、柠檬醛、3-戊烯-2-酮,反-2-癸烯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