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28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氟碳菁染料聚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五种不同结构的含氟碳菁染料的甲醇溶液及吸附在碘溴化银T 颗粒表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照相性能 ,计算了增感倍率。Dye1 ,Dye2 ,Dye3在甲醇溶液中测得的单分子态吸收曲线 ,当取代基从C2 H5→CH3→无取代基时 ,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乙基取代基的增感染料 (Dye1 )吸附在碘溴化银表面形成的J 聚集态峰值较高 ,对应的增感倍率也高。没有取代基的增感染料 (Dye3)不形成J 聚集 ,增感倍率低 ,有减感作用。Dye4与Dye5相比 ,Dye4具有尖而窄的J 聚集反射光谱 ,增感倍率高。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的增感染料吸附在卤化银颗粒上形成的J 聚集态不同 ,吸收谱带窄的J 聚集态增感染料具有较高的增感倍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3-(1-氢多氟烯基)-1-氧代-2,4,1-苯并噁嗪1与几种双亲核试剂的反应。化合物1与乙二胺反应生成7-氟烷基-1,4-二氮杂卓[1,2-d]喹唑啉-11-酮;在吡啶溶剂中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了2-氟烷基异噁唑[3,2-b]并喹唑啉-9-酮;与邻苯二胺反应得到2-氟烷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离聚体的结构表征:V.含氟离聚体中离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4.
在乙烯-四氟乙烯溶液共聚合体系研究中,我们曾编制了一个简易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测定二种单体的共聚竞聚率,这一方法计算方便,而且可以避免原先作图法中的误差,结果较为可靠。前文我们报道了四氟乙烯与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合反应,并对其中一个新单体——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与四氟乙烯的共聚进行了单体竞聚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含氟烯醚单体的聚合活性较其它已有报道的同类单体大。为了验证这一  相似文献   
5.
一种含氟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表面疏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聚合反应的后期阶段,向体系中引入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全氟辛基-(N-乙基-N-丙烯酸乙酯基)磺酰胺(QG-F814)共聚改性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含氟丙烯酸树脂.接触角测定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热重分析表明,该树脂在改性前后的耐热稳定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新型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芳醚酮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电性能及机械性能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宇航、电子及核能等高技术领域 [1] .氟元素的引入可以降低材料介电常数、折光指数和吸水率 ,提高热稳定性、溶解性和阻燃性 ,增加材料透明度 ,使这类聚合物在光电子、光学和微电子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倍受关注 [2~ 4 ] .本文在合成含三氟甲基苯侧基的聚芳醚酮 [5] 的基础上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含氟量更高的单体和聚合物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  [3,5 -二 (三氟甲基 ) ]苯代对苯醌 (自制 ) ;锌粉 ,A.R.级 ,天津化学试剂一厂产品 ;…  相似文献   
7.
8.
朱育芬  刘学恕 《化学通报》1991,(4):33-34,63
等离子体聚合反应机理争论焦点之一是其活性中心是自由基还是离子。作者等曾用ESR 方法分别观察到烯烃、含氟烯烃等单体的等离子体聚合过程中收集的气相冷凝物及其聚合物出现很强的信号、而且前者进一步分裂出  相似文献   
9.
液膜法处理含氟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平  王玉鑫 《应用化学》1993,10(5):87-88
为了防止含氟废水的污染,人们研究了多种除氟方法,液膜技术是一项新的分离工艺,它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有机相可重复利用。本文利用伯胺作迁移载体处理高含量的含氟废水,分离效率较好。 伯胺N_(1923)(简写RNH_2)为流动载体,上胺N_(205)(上海石油化工厂)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溶剂。将内相CaCl_2,溶液与油相(含N_(1923)、N_(205)和煤油)按一定体积比例混合,高速搅拌,制成W/O  相似文献   
10.
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合成含氟苯甲酸糖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由含氟苯甲酸与溴代乙酰糖催化酯化合成了4个新的含氟苯甲酸糖酯。其结构经IR,^1H NMR和MS确认,多数还作了^13C NMR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