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5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3468篇
化学   5543篇
晶体学   397篇
力学   217篇
综合类   164篇
数学   317篇
物理学   122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占兴  熊巍  梁国熙 《化学进展》2022,34(11):2503-251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对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催化燃料电池 (photocatalytic fuel cell, PFC) 在燃料电池中引入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作为电极,实现了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和同步对外产电的双重功能,在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半导体光催化电极是PFC系统高效运行的核心组件,增强其可见光响应和光生载流子分离是提高PFC性能的关键策略。反应器结构设计和运行参数优化也有利于改善PFC性能。本文从PFC基本原理和应用入手,综述了PFC在环境污染物资源化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提高PFC的污染控制性能和产电效率的优化手段,为进一步设计高效稳定的PFC系统并实现其在水污染控制和清洁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工科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21世纪实验教学的要求,介绍了开展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物理实验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宗淑 《物理与工程》2006,16(3):37-39,60
传统的物理实验是按普通物理、电子线路和近代物理等内容进行划分,这种体系突出了学科的系统性,但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兼容互补性,各学科相互独立,限制了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现代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新的物理实验体系应依照训练层次,划分为引导性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并需要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改革和更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们研究一维自旋1/2链中的非近邻相互作用的影响。和近邻相互作用相比,非近邻的相互作用强度一般会较弱,因而在以前的许多方案中,这种长程的相互作用被忽略了。本文首先估计由被忽略的非近邻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量子逻辑门的误差。我们得到的结果是,这项误差不仅和非近邻相互作用的强度有关,更依赖于一维自旋链所包含的粒子数,忽略非近邻相互作用有可能会对可集成量子计算造成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消除或者压缩这种长程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个量子计算方案。在这种方案中,次近邻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完全消除,从而我们可以使量子逻辑门的精度得以提高。我们也讨论了这种方案在超导量子计算体系里面的物理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彩色三维光学成像系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张宗华  彭翔  胡小唐 《光学学报》2002,22(8):94-998
提出一种新型三维彩色光学数字成像系统。此系统利用投影结构光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数字化,同时得到对应的彩色纹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得到物体彩色纹理的两种不同方法;直接获取和从编码条纹中提取,给出了用该系统得到的实验结果并简单评价了系统的性能。此系统在反求工程、影视制作、三维游戏制作、医学应用等方面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海燕 《工科数学》2002,18(3):72-75
本根据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分建立指标评估体系,得到一次量化数据。对一次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粗差剔除,计算标准分,得到被评估在各总体中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量化模型,最后得到在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得分排序。  相似文献   
9.
张鹏  周印华  刘秀芬  田文晶  李敏  张国 《物理学报》2006,55(10):5494-5498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PVK与齐聚PPV衍生物DBVP掺杂体系的能量转移和发光特性.通过对PVK,DBVP及PVK:DBVP掺杂体系的UV-vis,PL和PLE光谱的研究,分析了PVK与DBVP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利用PVK在体系中类似于溶剂的分散作用,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VK:DBVP/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掺杂体系的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中,PVK的发射被有效地抑制,PVK与DBVP之间发生了非常有效的能量转移,通过调节PVK与DBVP的比例,可以获得蓝色和绿色发光,同时可以改善器件的发光性能,当PVK与DBVP的重量比为1∶2时,器件的绿色发光效率达到1·06cd/A,此时发光亮度为52cd/m2.  相似文献   
10.
简单回顾了Einstein 1905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与de Broglie 1923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验证过程,指出了这两种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差别,分析了波粒二象性的逻辑体系并指出:只要把Gan1995年揭示的“经典(电磁)场在结构上的颗粒性”当作“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就能构成“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完美组合,利用“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还可以把这“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借助于经典条件下光的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精确的实验判决(见《光散射学报》)2006年第1期第75.79页《Lorentz-Compton佯谬与一个双赢判决性散射实验设计》)还可以完成“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和“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