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7篇
化学   788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勤慰  余涛 《分子催化》1995,9(4):262-270
以硅胶球为基质键合r-GOPS并各接枝上具有络合功能的三种配件,邻位氨基吡啶、间酰氨基吡啶及对酰氨基吡啶,再和TiCl4络合成固载化的Lewis酸催化剂,将这些催化剂进行缩醛、缩酮及酯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重复使用多次不失效。本文在合成此类催化剂的过程中利用热失重(TG)法及等离子光谱法(ICP)等检测方法对合成此类催化剂的第一步进行跟踪检测,得到键合反应,开环反应及络合反应过程中的键合量,开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丙酮-正己烷、甲苯-正己烷、苯-正己烷、正戊烷-正己烷4个二组分以及各单组分气体在硅胶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二组分气体在硅胶上的竞争吸附的强调,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纯组分气体在硅胶上第一层吸附热Q1数值的大小加以预测。  相似文献   
3.
对国产GYQG球形硅胶施加高压水热处理并进行扩孔,制备了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大孔硅胶填料,考察了扩孔压力,扩孔温度和扩孔时间对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并将产品日本SIL-3003×10^-8m硅胶进行了物理性质和孔分布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GYQG硅胶扩孔后平均孔径为20~30nm接近日本SIL-3003×10^-8m硅前平平均孔径25nm。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4.
采用温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技术,成功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反相混合模式硅胶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通过调整反应液中不同前体的比例,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通过扫瞄电镜,对柱床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发现,所制备的整体柱电渗流的方向和大小可随流动相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具有从阴极流向阳极的电渗流;当流动相pH值升至约7.5时,电渗流方向发生了反转(由阳极流向阴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对所考察的酸性(中性)化合物实现了快速分离,并获得了高达160,000 N/m的柱效.  相似文献   
5.
两亲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张文传 《合成化学》1998,6(4):365-371
利用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探讨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的自由基共聚合。重点讨论了合成条件如溶剂、沉淀剂、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以及各种聚合条件对该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用IR,GPC,^13CNMR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单体,甲苯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热引发法制备毛细管电色谱硅胶整体柱.在反相毛细管电色谱条件下,对中性化合物硫脲,苯,萘,芴,蒽实现了基线分离了.柱效超过100,000 plates/m.探讨了该柱的制备条件如单体比例,毛细管内径,制柱反应时间对分离的影响,并且在电色谱条件下考察了有机溶剂比例,pH值,电压和温度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碳氟链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辛酸及其钠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S型或LS型,指示固液界面吸附过程中有表面疏水缔合物生成.碳氟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显著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加电解质于液相使各体系吸附量上升.对于碳氟表面活性剂,甚至引起吸附等温线类型变化.例如,不加电解质时全氟辛酸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而加入HCl(c=0.05mol·dm-3)使吸附等混线变成LS型.全氟辛酸比全氟辛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更强.几种表面活性剂在R972上的吸附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应用两阶段吸附模型及通用吸附等温线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所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合成2,6-二-0-丙基-β-CD键合硅胶固定相(PCD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莫氏(Molisch)试验颜色反应进行了表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甲苯和菲为测试溶质,评价该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并考察了该固定相对一些位置异构体和手性药物的色谱分离效果;讨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
制备和表征了一种新的酞菁键合硅胶,三-β-(辛巯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该键合酞菁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的基本色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可以分离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镍)的4种异构体,也可以观察到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无金属酞菁的4种异构体,而商业C18(VERTEX Eurospher)却只能观察到两组峰,表明这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在分析、分离一些取代酞菁异构体方面比商业C18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化学亲和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辉  何静  David G Evans  段雪 《催化学报》2002,23(5):473-476
 用二氯化钛茂作为活性物种的来源,利用Si-MCM-41催化剂表面羟基的反应性,得到了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两种结构模型.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不仅长程结构好,孔径分布均一,而且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含量高.两种结构模型催化剂上芳烃羟化反应性能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表面的亲水/憎水性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调变,从而可实现控制芳烃羟化的化学亲和选择性.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