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数学   1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医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研究最多的是脏腑的实质与中医的“证”。很多研究工作者认为虚证和Zn、Cu、Fe、Mn、Sr、Ca等元素中的一个、两个或几个含量变化有关。有报道无论阴虚、阳虚患者均表现为血清铜升高,铜与锌比值降低,血清、全血或头发等不同样品中锌含量明显下降。而中药理论主要研究中药功效、药性、归经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收涩、温里、芳香化湿、补阳作用的中药中锰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中医用阴阳表征人体的整体状态,将人体的状态分为八类:阴阳平衡、阳盛、阴盛、阳虚、阴虚、阳盛阴虚、阴盛阳虚、阴阳双虚,中医师看病首先用望、闻、问、切四诊考察人体的宏观体征,然后凭借经验判断人体的阴阳状态,这种凭经验所作出的判断有时缺乏客观性。 为了用现代科学方法验证中医的阴阳学说,探索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为了探讨处理定性指标的统计方法,开拓统计方法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我们用多元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来验证中医的阴阳学说。为中医理论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一)诊断资料 我们收集了临床记录.的10.00个病例(样品)资料,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