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2篇
  免费   970篇
  国内免费   5612篇
化学   10562篇
晶体学   107篇
力学   554篇
综合类   352篇
数学   1716篇
物理学   242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674篇
  2003年   624篇
  2002年   591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983年3月我曾以这个题目,在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做过报告,介绍我国这三个规模宏大的科研工程的建造、进展的情况.当时与会同志对我国在科教经费总的偏低的情况下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感到欣慰,对通过这三个工程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产生了深刻印象.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不同的看法.现在这三台装置,已经先后建成出束,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即将在我国研究与应用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我国许多空白学科创造了发展的条件,这是多么令人精神振奋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4.
5.
细菌内毒素(LPS)是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细胞外膜层的主要成分,由其引起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脓度症和休克是导致战创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类脂A(LipidA)的结构出发,以非肽类物质拮抗内毒素受体CD-14为治疗手段的研究在国外刚刚起步。2-乙酰氨基-3,4,6-三乙酰葡萄糖是合成LipidA结构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1,2]。它的合成一般是通过氨基葡萄糖五乙酸酯的选择性水解[3-6]脱去一个乙酰基得到。氨基葡萄糖五乙酸酯是通过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得到的,由于氨基葡萄糖不稳定,一般是用氨基葡萄糖的盐酸盐作为起始原料。由于…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Fe(Ⅲ)-磺基水杨酸-甲基紫三元配合物光度法测定Fe(Ⅲ)的方法.该法灵敏度高(ε=3.44×105L@mol-1@cm-1),选择性及精密度均好,用于水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将乙肝表面抗体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丙烯酸酯反应,生成丙烯酰基抗体.丙烯酰基抗体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生成pH敏感的三元共聚物.三元共聚物溶解.沉淀的临界pH值为3.8.三元共聚物上的抗体能与表面抗原、酶标抗体形成夹心复合物.利用三元共聚物可逆的溶解.沉淀特性,能实现在均相条件下,进行免疫反应,在异相条件下,进行免疫复合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阎江  谢绳武 《光学学报》1998,18(10):295-1299
报道了KDP晶体中的三倍频产生的实验研究,计算了比较了直接三倍频过程和级联过程对KDP晶体三阶有效非线性系数的贡献,并探讨了KDP作为非线性晶体材料三阶非线性系数测量基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三商映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寿 《数学进展》1998,27(2):97-102
三商映射是完备映射和开映射的共同推广。本文综述三商映射的理论,论术这三商映射,开映射,紧覆盖映射,诱导完备映之间的一些转换关系,提出了几个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弥散型金属薄膜逾渗系统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结果。从实验发现这种新型的逾渗系统具有异常的R-I关系、三次谐波系数与独特的电流临界规律。分析表明:这些特性与此类薄膜逾渗结构随电流增大而逐渐变化的过程有关,是由沿膜横向逐渐变化的局域隧道电流(LDTC)与跳跃电导(LDHC)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