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2篇
  免费   2050篇
  国内免费   3225篇
化学   5189篇
晶体学   264篇
力学   612篇
综合类   295篇
数学   998篇
物理学   3763篇
综合类   1294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558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045篇
  2013年   1278篇
  2012年   1343篇
  2011年   1408篇
  2010年   1408篇
  2009年   1510篇
  2008年   1639篇
  2007年   1602篇
  2006年   1441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1068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754篇
  2001年   754篇
  2000年   703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核壳结构碳银复合材料(Ag@C),并以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材料,旋涂制备P3HT∶Ag@C复合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工作站,对Ag@C的形貌、热稳定性和能级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用荧光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复合膜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g@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与P3HT能级相匹配,满足作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要求;与纯P3HT薄膜相比,复合膜发生荧光猝灭现象,光生激子在复合膜界面处可得到有效分离;光谱吸收范围变宽,增强了对太阳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This minireview describes the strategies for synthesis of fiuorinated surfactants potentially nonbioaccumulable.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focused on(Ⅰ) reducing the length of the perfluorocarbon chain,(Ⅱ) introducing hetero atoms into the fluorocarbon chain,(Ⅲ) introducing branch(herein and after branch means the fluoro-carbon chain section is not straight).In most cases,the surface tensions versus t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have been assessed.These above strategies led to various highly fiuorinated(perfluorinated or not perfluorinated) surfactants whose chemical changes enabled to obtain novel alternatives to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 and 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锚杆工作荷载,应用了分形理论中的盒维数方法。根据一维杆波动理论,在锚杆外露端头安装一个自激式加速度传感器,利用锚杆无损检测加载试验台分级加载、检测标定测得锚杆-围岩相互作用体系在激发荷载作用下的速度响应,计算其加速度响应曲线的盒维数,拟合得出荷载-盒维数曲线,直观地判断锚杆工作荷载和锚固质量。  相似文献   
4.
By tuning the l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spacer of bis(biurea) ligands L, three structural motifs of the A2L3 complexes (A represents anion, here orthophosphate PO43?), namely helicate, mesocate, and mono‐bridged motif, have been assembled by coordination of the ligand to phosphate anion.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 the three complexes, each of the phosphate ions is coordinated by twelve hydrogen bonds from six surrounding urea groups. The anion coordination properties in solution have also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coordination behavior of phosphate ion, which shows strong tendency for coordination saturation and geometrical preference, thus allowing for the assembly of novel anion coordination‐based structures as in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满足用户对大屏幕显示内容进行实时控制的需求, 开发了一款新颖的在Android 系统上对拼接屏进行图形化操作控制的智能移动控制系统, 并提出一种基于世界坐标的智能布局算法, 实现了客户端编辑模式下图像的智能布局。客户端与服务器使用socket 编程建立TCP 通信。该系统在多个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粉尘爆炸泄放设计标准的可靠性对能否实现爆炸防护尤为关键.以中径70μm石松子粉尘为介质,采用20 L球形粉尘爆炸装置进行了4种泄放口径、静态动作压力在0.12~0.6 MPa的爆炸泄放实验,对比了实验值与NFPA 68和EN 14491计算值.结果表明,NFPA 68在预测高静态动作压力下的泄放面积时,随着泄放口径的增大,预测结果由保守变为危险,但预测结果精度较好且数值稳定;EN 14491在预测高静态动作压力下的泄放面积时非常保守,预测精度较差,数据不可靠.依据两种标准推荐的经验函数关系,分析了NFPA 68和EN 14491在预测高静态动作压力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位于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海拔4300 m)的ARGO-YBJ实验具有高海拔、大视场、全覆盖特点,其阈能约几百个GeV,在探测高能GRBs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ARGO-YBJ实验不能分辨光子和质子,要在大量的宇宙线事例中找出光子信号,就必须正确地估计背景事例率,这是寻找高能GRBs的关键.本文采用"等天顶角法"对ARGO实验中寻找GRBs的宇宙线本底进行了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天顶角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暴在其持续时间内天顶角的变化,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了本底估计.  相似文献   
9.
设A,B均为正规矩阵,关于正规矩阵的特征值扰动,有结论 (n∑i=1︱μτ(i)-λi︱2)(1/2)≤n(1/2)‖E‖F,其中λi,μi分别为A,B的特征值.通过新的方法证明给出特征值扰动上界的新估计,并改进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10.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