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化学   237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189篇
综合类   78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讨论了C2(×)Cn量子系统的最大纠缠混合态,得到了Negativity纠缠度下的最大纠缠混合态的解析结果,并计算了该态在非满秩情形下的量子相对熵纠缠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理模式对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的可行性,提供更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21例脑血管疾病病人分为两组,61例采用自理模式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功能制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平均平均日、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自理模式护理方式对脑血管疾病病人具有可行性,自我护理模式可缩短病人的住院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了DotNet环境下利用Web Service进行数据传输时存在的安全漏洞,对这一系列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作为Web Service的基本安全规范,WS-Security针对这些做出了规定,解决了如何对非法字符串进行过滤、如何对SOAP消息加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5.
酞侧基聚芳醚砜和聚芳醚酮共混物的高温流变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锥板粘度计测试了酞侧基聚芳醚砜(PES-C)和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及其共混物的熔体流变行为.试样的流动活化能分别为145、133和112KJ/mol.共混物的熔体粘度显著低于PES-C和PEK-C粘度的对数加和值.并证明试样的熔体流动性和加工稳定性都已达到注射成型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Pt3Co核-Pt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t3Co alloy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H2PtCl6 and Co(OOCCH3)2 using NaBH4 as a reducing agent. The Pt3Co core-Pt shell nanoparticles (Pt3Co@Pt) were synthesized using hydrogen absorption redu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QUID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size of Pt3Co@Pt nanoparticles is 3.6 nm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9 nm. Heating Pt3Co nanoparticles in air at 700 ℃ for 1 h, Co in Pt3Co nanoparticles was oxidized to Co3O4 and CoO; while no oxidation tendency was detected for Pt3Co@Pt nanoparticles. The crystallize structure of Pt3Co@Pt changed from the face centered cube (fcc) to the face centered tetragonal (fct) after the heating treatment. The coercivity of the heated Pt3Co@Pt reached to 276 O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7.
邸友莹  谭志诚  李彦生 《化学学报》2006,64(13):1393-1401
合成了一种稀土高氯酸盐-谷氨酸配合物. 经TG/DTG、化学和元素分析、FTIR及与相关文献对比, 确定其组成为[Pr2(L-α-Glu)2(ClO4)(H2O)7](ClO4)3•4H2O, 纯度为99.0%以上. 利用显微熔点仪分析发现其没有熔点. 在78~370 K温区, 用精密绝热量热仪测量其低温热容, 在285~306 K温区发现一明显吸热峰, 归结为固-固相变过程. 通过相变温区三次重复热容测量, 得到相变温度Ttr、相变焓ΔtrHm和相变熵ΔtrSm分别为(297.158±0.280) K, (12.338±0.016) kJ•mol-1和(41.520±0.156) J•K-1•mol-1. 用最小二乘法将非相变温区的热容对温度进行拟合, 得到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两个多项式方程. 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 得到每隔5 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73.15 K的热力学函数值. 根据TG/DTG结果, 推测了该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依据Hess定律, 选择1 mol•dm-3盐酸为量热溶剂,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计, 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ΔfHm0=-(7223.1±2.4) kJ•mol-1.  相似文献   
8.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 K时互为旋光异构体的D-甘露醇与D-山梨醇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利用 McMillan-Mayer 理论计算了D-甘露醇与D-山梨醇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 结果表明, 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均为正值, h2的值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皆逐渐增大, 但D-山梨醇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增大的速率[dh2 /dm(NaCl)]比 D-甘露醇的要大. 根据两多元醇分子构象结构的差异, 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巢湖水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测定过程和初步结果。湖水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提取采用XAD-2和XAD-4混合树脂富集,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了所萃取的有机化合物,并给出相应的分子式和结构式。春季湖水中检测到14种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The effects of singlet oxygen (1O2), generated b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water soluble NDPO2 (endoperoxide of the disodium 3,3'-(1,4-naphthylidene) dipropionate), on a single-stranded shuttle vector were analysed. 1O2 induces a much higher level of breaks in the phosphodiester backbone of single-stranded than double-stranded DNA. This may be due to a higher accessibility of guanine residue, primarily damaged by 1O2. The damaged vector was transfected into monkey COS7 cells where single-stranded DNA was converted to the double-stranded replicative form DNA. After 3 days, extrachromosomal DNA was extracted and the plasmids rescued in E. coli to study mutagenesi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utation frequency of damaged single-stranded DNA in comparison to untreated DNA. It is concluded that 1O2 induces breaks in the backbone of single-stranded DNA and that the 1O2-damaged molecules are mutated after passage through mammalian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