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18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法在不锈钢板上制备了含银的二氧化硅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膜层的组成,通过测试接触角研究了薄膜的亲水性,测试了薄膜对质量分数10%的FeCl3溶液的耐腐蚀性能,并对覆膜不锈钢的抗菌性和附着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在不锈钢基板上制得含银的SiO2抗菌膜,经过10min氧化处理和5次提拉,并经热处理后,抗菌膜与不锈钢结合牢固,亲水性和耐蚀性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采用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与磷酸三钙(TCP)、羟基磷灰石(HA)、生物活性玻璃(BG)等进行复合,获得了性能优良的生物活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骨修复材料.研究和比较了3种复合材料在体外模拟生理环境中发生的生物矿化反应,对比了反应前后因矿化物的形成导致的表面微观形貌的变化,通过检测反应液离子浓度的变化对不同材料的矿化过程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3种复合材料在模拟生理溶液中发生生物矿化的过程和程度不同,其中PHBV/BG的生物活性反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该文在如何培养与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了探讨.分析了如何在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选题、文献阅读、实验以及论文撰写等过程有效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培养出本科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责任心等,希望寻找到合适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二维碳/碳复合材料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二维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和氧化机理,通过对其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的测定和分析,得到氧化速率与温度、时间、氧的体积流量等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过程基本相同,其氧化过程均分为两个阶段:氧化失重率小于约60%时为线性氧化阶段,大于60%时为对数型氧化阶段。不同阶段的氧化速率不同,活化能也有差别。线性氧化阶段的氧化机理从低温时以化学反应为控制步骤转变为高温时以化学反应及扩散共同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5.
掺杂聚苯胺溶致液晶相的产生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苯胺(PAN)具有共轭结构,从理论上满足形成液晶相的基本条件[1,2].但由于聚苯胺难溶、难熔,长期以来对于聚苯胺溶液(尤其是浓溶液)或熔体的研究甚少.近年来,人们采用具有“增塑作用”的大分子功能质子酸对聚苯胺进行掺杂,获得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掺杂态聚苯胺[3~5].然而,聚苯胺溶液的结构与性能的特点及能否产生溶致液晶相等问题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聚苯胺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液晶相的条件,探讨了不同掺杂方法对PAN-DBSA的溶解性及形成液晶棺的影响;采用差式扫描量热分…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丁酯与聚羟基烷酸的复相接枝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复相接枝的方法,使丙烯酸丁酯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液相并与同时处于乳液相的聚羟基烷酸颗粒接枝联合;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丙烯酸丁酯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对接枝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在苯磺酸钠为乳化剂,丙烯酸丁酯与聚羟基烷酸的接枝率可达15%。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在细菌纤维素凝胶膜中的原位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网络结构中采用吐伦试剂与含醛基化合物原位反应生成纳米银颗粒, 制备了纳米银/细菌纤维素(n-Ag/BC)复合凝胶膜,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的银含量、 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n-Ag/BC的微观结构和纳米银在纤维素网络中的存在形态; 探讨了纳米银颗粒在纤维素网络中的形成机理; 采用伤口常见细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了n-Ag/BC的抑菌性能; 将n-Ag/BC与胎鼠表皮细胞共培养考察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细菌纤维素纳米网络结构中可生成直径约为几十纳米的单质纳米银粒子; n-Ag/BC的银含量随着吐伦试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银含量还取决于含醛基化合物的用量; 原位反应生成纳米银粒子后细菌纤维素的晶型和结晶度没有发生变化; 纳米银颗粒在细菌纤维素纳米网络结构的交叉处生成, 复合材料n-Ag/B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以上, 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创伤修复抗感染材料.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型相容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或马来酸酯在不同条件下与聚丙烯(PP)进行接枝反应制备相容剂,并将其用于PP/PS,PP/PET,PP/ABS等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比较了接枝物组成、配比、接枝方法等对相容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在共混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使不相容的两相高分子形成较细小的分散相,明显改善共混体系的加工性和力学性能,其中PP接枝马来酸酯相容剂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一种仿生层状人工软骨/骨复合植入体,可将软骨植入体与宿主软骨的连接转变为骨-骨的界面结合,提高植入软骨固定效果.采用数字散斑等方法对仿生层状人工关节软骨/骨复合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比较了松质骨,PVA/骨复合体以及PVA-BG复合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变化,并从微观变形角度探讨了人工软骨/骨复合植入体中软骨层厚度对缓冲内部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污水微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烷酸酯(PHA)是一类具有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热塑性和完全生物降解性等的生物高分子,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PHA是一些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物质,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1,2].目前大幅度降低PHA的成本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难题.通常处理有机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可积累PHA的天然微生物[3],故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混合菌种群合成PHA,降低PHA的成本[4,5].本工作以某纺织厂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为原料,采用微嗜气-好气过程驯化活性污泥,研究了供氧量、碳源调节物浓度、培养时间、温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