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6篇
数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测定了pH对Bacilusthuringiensisvar.entomocidus温和噬菌体TP3存活与吸附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pH的介质中,TP3存活的能力相差很大;酸性介质及高碱性介质对TP3都有不同程度的瞬间灭活作用;TP3存活的最适pH为7.7,且适宜其存活的pH范围很窄;pH不同,TP3吸附到苏云金芽孢杆菌表面上的效率也不同,在pH≥9范围内,pH升高,吸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爆炸喷涂燃烧室爆轰波的形成及爆轰产物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爆炸喷涂气相爆轰系统爆轰特性主要取决于气相系统的选择和初始混合气体配比.C2H2 O2气相爆轰系统更适合于喷涂高熔点的陶瓷、金属陶瓷及纳米复合陶瓷粉体,其最优化工艺参数应该选择在零氧平衡附近.而H2 O2气相爆轰系统则适用于喷涂低熔点的金属及其合金,金属粉体的熔点越高,最优化参数越接近于零氧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PCR从苋属植物千穗谷(Amarathus hypochondriacus)的总DNA中扩增出苋菜抗菌肽(Ah—AMP)的核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261bp,编码一个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Ah—AMP前体多肽。在构建Ah—AM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AH916后,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方法转化了烟草。转化再生植株和T1代转基因烟草的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AA—AMP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染色体中,并为单拷贝整合。T1代转基因烟草的N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AA—AM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至少在mRNA水平上能正常表达。对T0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烟草青枯病的抗病性试验,筛选出两株抗性较强的植株。对T1代抗青枯病的统计分析发现,其抗病性比起始品种SRl分别提高了2.24和1.62个级别;其病情指数比起始品种降低49.6%和37.3%。对黑烃病也表现一定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推迟发病时间,减缓发病速度上。这些结果表明AA—AMP基因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可能是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表达千穗谷Ah-AMP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从苋属植物千穗谷(Amarathus hypochondriacus)的总DNA中扩增出苋菜抗菌肽(Ah-AMP)的核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261bp,编码一个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Ah-AMP前体多肽.在构建Ah-AM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AH916后,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方法转化了烟草.转化再生植株和T 1 代转基因烟草的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Ah-AMP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染色体中,并为单拷贝整合.T 1 代转基因烟草的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Ah-AM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至少在mRNA水平上能正常表达.对T 0 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烟草青枯病的抗病性试验,筛选出两株抗性较强的植株.对T 1 代抗青枯病的统计分析发现,其抗病性比起始品种SR1分别提高了2.24和1.62个级别;其病情指数比起始品种降低49.6%和37.3%.对黑胫病也表现一定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推迟发病时间,减缓发病速度上.这些结果表明Ah-AMP基因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可能是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优势黄杆菌对蒽、菲、芘混合物的降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混合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特征,利用两株优势黄杆菌,对混合蒽、菲、芘进行了降解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56.3%~69.6%在前10h内完成,其生物降解进程和单基质相似,但降解效率低于单基质.混合体系中蒽、菲、芘在不同菌株作用下有按特定优先顺序降解的特征,但两株黄杆菌(FCN1和FCN2)的混合菌并不促进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降解130h后,体系中蒽、菲、芘消除,但总有机碳去除率仅达到60.1%~72.7%,说明部分多环芳烃转化为中间代谢产物.菌数测定表明,FCN1和FCN2利用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繁殖生长,菌数最高时分别增长200倍和100倍,但菌数增长滞后于多环芳烃的浓度变化.研究表明,混合多环芳烃之间具有降解竞争抑制特征,且其生物降解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小麦谷蛋白亚基的快速提取分离及SDS-PAGE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0%乙醇和50%异丙醇除去醇溶蛋白,以二硫苏糖醇(DTT)为还原剂,在50%异丙醇,0.08mol/L Tris-HCl(pH为8.0)缓冲液中提取总麦谷蛋白亚基,加入丙酮至浓度为40%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析出;继续加入丙酮至80%时,析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在3.3%浓缩胶和10%分离胶的不连续体系中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醇溶蛋白对麦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的背景干扰,HMW-GS和IMW-GS的提取、分离一步完成,操作简便,时间短,对大量小麦样品的HMW-GS和LMW-GS可以快速分离、提纯和鉴定.  相似文献   
7.
在15~85℃宽温度范围,研究了蛋白质在固定Zn2 金属螯合色谱系统中的热行为和变性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在色谱过程都有一个固定的热转变温度:核糖核酸酶(RNase)、α-胰凝乳蛋白酶原A(α-Chy)的热转变温度约为55℃,细胞色素C(Cyt-C)和溶菌酶(Lys)约为65℃;,热转变温度的出现标志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利用Van′tHoff作图测定了蛋白质在色谱系统热变性时的标准焓变ΔH°和标准熵变ΔS°,提出用标准熵变ΔS°和自由能变ΔG°判断蛋白质构象变化;利用ΔH°-ΔS°的线性关系估算了蛋白质热变性时的补偿温度,鉴定了蛋白质各变体在金属螯合色谱中保留机理的同一性,RNase、Cyt-C、Lys和α-Chy的补偿温度分别为55℃、65.8℃、65.2℃和54.8℃;根据蛋白质热变性时的补偿温度和构象变化熵变Δ(ΔS°)的大小,讨论了蛋白质在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固定Zn的金属螯合色谱体系中的热稳定性。实验证明,在IDA裸柱引入Zn2 后蛋白质在色谱系统中的热稳定性减小,平均补偿温度从65.3℃降低到59.7℃,而构象变化熵变的绝对值大幅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人血清中的丹参素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富集和分离,利用对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负离子模式进行结构分析。一级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V/V),流速0.8mL/min;二级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铵(15:85:0.5,V/V/V),流速0.2mL/min;在人血清中检测到丹参素及其代谢产物,并探讨了主要代谢产物乙酰化的丹参素(m/z 240.2)。建立一种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高效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及与其结构类似的其它药物的体内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9.
投资组合与模糊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的问题,首先我们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型,然后,考虑投资数额相当大时的一个近似处理模型,并分别用偏好系数加权法和模糊线性规划法进行了求解,接下来,我们又考虑了如何处理投资额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的最优投资组合情况,引入了绝对收益率进行了较为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金属螯合亲和色谱中的疏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蓉陈国亮  赵文明 《分析化学》2005,33(10):1376-1380
通过考察盐溶盐和盐析盐浓度对蛋白质在IDA裸柱和金属螯合柱上保留行为的影响,详细研究了金属螯合色谱中的疏水作用,疏水作用的发生、形成的条件以及不同条件下对蛋白质保留值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盐溶盐以及低浓度盐析盐中,蛋白质在金属螯合柱上的保留主要受静电和配位作用控制,而疏水作用对蛋白质的保留影响很小。对弱亲和性的金属螯合柱以静电作用为主,其大小可用参数Q表征;对强亲和性的IDA-Cu(Ⅱ)柱以配位作用为主。仅在高浓度的盐析盐中,金属螯合柱才呈现较强的疏水作用,支配蛋白质保留。实验证明,金属螯合色谱中疏水作用主要来自固定相间隔臂中的疏水碳链和盐析盐对蛋白质的增疏作用,利用这种疏水作用有可能改善金属螯合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