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阳铁厂是我国近代唯一的钢轨制造企业,也是我国以现代钢铁技术引进来实现重工业化早期的唯一代表.通过剖析汉阳铁厂的钢轨生产与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这段历史,揭示我国钢铁工业化早期的若干特性,理解我国现代钢铁技术及其工业化是如何发端的.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密及其邻近地区,是东西文化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地带.对哈密及其邻近地区16处史前时期墓葬和遗址出土的234件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验与成分分析,并探讨了其合金成分与当地矿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欧洲古代的铸铁大炮是来源于中国的,13世纪前欧洲罕有生铁技术.生铁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种测试冶金熔体流变特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可改变转速的高温粘度计,测试冶金熔体中熔渣和熔盐流变特性的方法,这种高温粘度计只对较为普启遍采用的高温粘度计进行少量的改进,提出利用这种高温粘度剂确定所测熔体的流变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修正后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5.
晋商汇票的防伪手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票面的技术防伪,主要表现在印制、水印技术、专人书写、印章(微雕)以及汉字密押(暗号)等方面;二是流通过程中的防伪,主要表现在书信说明("面生讨保"戳记和生理特征)、见票"三五日兑付"规定、汇票挂失以及票纸数量和兑付后"汇票即焚"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潜伟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9):120-120
人类正处于一个以半导体材料为物质基础的信息时代。在整个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史上,没有什么比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发明的晶体管更具有传奇色彩了。肖克利1910年生于英国伦敦,3岁随父母迁往美国加州。从事矿业的双亲从小给他灌输科学知识和方法,加上中学教师斯拉特的熏陶,他如愿考入加州理工学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4~5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30周年庆典暨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该校逸夫科技馆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师昌绪、柯俊、席泽宗、陈先霖和葛昌纯五位中科院院士,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教育部原党组成员朱新均,教育部科技司长谢焕忠,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相关学术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共250余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化始于19世纪末的汉阳铁厂以及之后的汉冶萍公司。为了获得本土的技术能力,汉冶萍公司先后选送了约10名中国学生赴英、德、美等西方国家学习冶金技术,从而产生了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化的首批本土工程师。这批工程师在中国从西方移植冶金技术的早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原始文献资料,详细描述了汉冶萍公司派遣的留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工作经历,并通过这样一个视角,深入探求中国近代钢铁工业是如何建立的,以及中国对西方冶金技术的移植最早是怎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对燕山地带的河北兴隆蓝旗营冶铁遗址、河北滦平东沟冶铁遗址、河北赤城上仓冶铁遗址进行了田野调查,对采集的炉渣、炉壁、矿石等进行了实验室分析.通过初步研究发现三处冶铁遗址的性质比较接近,主要技术为生铁冶炼和炒铁,证明燕山地带的辽代居民掌握一定的生铁冶炼技术,并掌握了添加石灰石和白云石等作为助熔剂的技术,但综合冶炼技术不成熟.通过对比发现燕山地带辽代冶铁遗址的冶炼技术比较接近,随着遗址所处矿区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初步印证了辽代的统治者对当时冶铁业进行了集中的管理,并且采取就近进行冶炼的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是见证中国矿冶事业发展和矿冶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系统梳理了矿冶类科技期刊在近代中国的发行概况,采用统计分析法着重考察了《矿业杂志》《矿冶》《矿业周报》和《矿冶半月刊》四个期刊的刊文数量、作者及内容,总结近代中国不同阶段矿冶类科技期刊在办刊数量、办刊主体、期刊寿命、发文作者、传播内容及范围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及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