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乐府札记     
班固《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同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由于有这两条记载,后来便有人认为乐府是在汉武帝时才建立的,如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便说:“武帝崇礼,始立乐府。”颜师古在注《礼乐志》那条材料时也说:“始置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但《汉书·礼乐志》另有一条记载说:“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萧管。”司马迁《史记·乐书》也有一条材料说:“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以增更,于乐府习常隶(肄)旧而已。”这又说明乐府之名在武帝前早已有之了。于是又有人认为班氏所记,显然自相牴  相似文献   
2.
杜诗“朱门酒肉臭”句释义辨说樊维纲杜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二句,由于运用对比、互文的手法锤铸成句,以极其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真实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压迫、剥削造成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现实,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关...  相似文献   
3.
杜甫在湖南的三年,是“江湖行路难”的三年,也是“乱离难自救”的三年。当时他贫病交加,居无定所,处境十分困难,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他的诗歌创作却从未停止。“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泊岳阳城下》),他一进入湖南就这样庄严地宣告了。他早年曾说过:“诗是吾家事。”把写诗看成是世代相传的事业;到了湖南,这一思想又有新的发展,“斯文忧患余,圣哲垂彖系”(《宿凿石浦》),他要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那样,把自己的诗视为优患中的发愤之作,以比于文王蒙难演《易》而作彖辞(《易》之卦辞),孔子莫容赞《易》而作系辞(卦辞传注)。就因为有这样的力量支持着他,所以  相似文献   
4.
条目目录津逻.请给.踱跣.持作.约眉.接倾.到头.端然.了当津逻古时设于津渡、关隘处之关卡,或即“循行非违”的游兵所驻之地。《杨叛儿》:“闻欢远行去,送欢至新亭;津逻无侬名。”  相似文献   
5.
人们曾称道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奠定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基础,开了山水记作为独立文学体裁的先河。的确,自南北朝以来,一些写山水景物的文章,往往只是客观地把景物摄取下来,象儿童玩积木一样加以堆垛。郦道元的《水经注》写景虽注意时地变化,但严格说乃属地理志。唐以来王维、元结的写景散文虽进了一步,已能独立成篇,略有章法,但仍是客观的静止的描写成份为重。只有柳宗元才无愧是山水游记的大师。他的《永州八记》不但艺术风格独僻蹊径,而且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自然山水,使每一篇作品都成为艺术精品,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6.
“床(牀)”,历来字书、词书和古注的解释大致有四:一为坐卧之具。如《说文》:“安身之几坐也。”《释名·释床帐》:“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释器》:“栖谓之床。”《广韵》:“箦也。”(箦亦床也)二为井干或井栏。一般皆引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为证,诗词中多作“银床”或“玉床”。三为“凡安置器物者,多名曰床。如笔床、琴床、茶床、印床。”(见《中华大字典》)四为“凡荐居物下者,多谓之床,如乘齿牙之骨曰牙床,产朱砂之白石曰牙床。”(同上书)此义新版《辞源》改训为“底部”,增补“河床”、“矿床”二例。  相似文献   
7.
杜甫有子二人,一曰宗文,一曰宗武。流寓四川时,诗中经常提到二人名字,但出峡后漂泊荆楚湖湘的五年中,写诗百余首,却无一处提及,而只有“儿扶立约矶”(《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使我昼立烦儿孙”(《暮秋枉裴道州手扎率尔遣兴寄递近呈苏涣侍御》),“远归儿侍侧”(《入衡州》)等语。到了杜甫死后四十三年元稹写《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我们才知道了个究竟:  相似文献   
8.
裲裆 (一)即今之背心。 (1)裲裆与郎著,反绣持贮里。汗污莫溅浣,持许相存在。(上声歌) (2)所欢子,问春花可怜,摘插裲裆里。(读曲歌) (3)新衫绣裲裆,迮著罗裙里。行步动微尘,罗裙随风起。(上声歌) (4)瑯玡复瑯玡,瑯玡大道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瑯玡王歌辞) (5)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念娘锦裲裆,恒长不忘心。(紫骝马歌) 按:《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广雅·释器》:“裲裆谓之(衤白)腹。”《疏证》引郑注《乡射礼》“直心背之衣曰当”的话,认为“裲裆盖本作两当。”王先谦《疏证补》按语云:“即唐宋时之半臂,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又据翟颢《通俗  相似文献   
9.
一部视野广阔充满理解和宽容精神的文学史──新编《中国古代文学史》读后樊维纲,蔡宏伟由马积高、黄钧两先生主编,姜亮夫先生作顾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一部适应新形势要求、具有时代风貌的既眼界开阔,又充满理解精神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0.
踏曲 同“踏歌”,即唱歌也。 《畴昔篇》:“江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按:“踏”与“唱”并说,是“踏”亦“唱”也,“踏曲”即“唱曲”,“踏歌”即“唱歌”。这是古籍中所见最早的例。但现所见词书和古籍注本,于释“踏歌”时,一般皆谓“歌时以足踏地为节奏”或“以足踏地为节奏而歌”,视为“状动”关系。但众多的诗文中例似不如此。下面先依时代先后选举一些诗中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