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Y-Ba-Cu-O系超导体的水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转变温度T_c的Y—Ba—Cu—O系超导体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超导材料。这种超导体在液氮沸点温度以上有稳定的零电阻温度T_o。对于不同的Y、Ba和Cu组分比,只要采用相应的烧结条件,均能制备出T_c>90K的超导样品。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此种体系超导体无论组分如何,均有明显的水解特性,最终失去超导电性。水解的最终生成物由X射线衍射测定决定。另外,利用计算机对超导体完全水解的温度-时间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我们以组分比Y:Ba:Cu=1:2:3均匀混料,在850℃下预烧4小时(h),然后磨碎并过筛,压制成直径16mm、厚度1.5mm的圆片,在960℃下通氧烧结9小时,得到  相似文献   
2.
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分析了乒乓球在飞行中的运动状况,建立了它的运动方程,并应用Matlab6.5仿真技术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3.
在力学实验中,对流体的粘滞系数的测定方法有若干种,但在不同温度下,用激光测定流体的粘滞系数基本没有.我们根据斯托克斯定律设计的这种“流体粘滞系数测定仪“,不但能在教学上供学生做实验使用,而且还可供工业上对各种油类生产的检验;在化学上,对液态高分子物质进行粘滞性的研究;医学上,在许多病变中对尿和血液粘滞性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等科研部门使用.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比较精确,误差也较小.一、基本原理 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球在液体中下降时,它将受到一个与速度相反的摩擦力(即内摩擦力),力的大小为 F=6πμγυ(1)式中,μ即为液体…  相似文献   
4.
气体柱中纵驻波的演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用煤气火焰演示纵驻波的实验装置。 沿封闭充气管轴向传播的纵波,在管端被反射。如果管长l和波长λ之间满足条件 l=nλ/2。n=1,2,3,…则在管内气柱中,将因入射波和反射波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纵驻波。 用图1所示的装置演示气柱中的纵驻波,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并可供一、二百人同时观看。 实验装置和使用情况简述如下:在管子一端密封安装一个扬声器,它由低频讯号发生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来激励。从管子的另一端导入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使煤气充满整个管内,并通过管子上边等间距的一排小孔慢慢逸出。将逸出的煤气点燃以后,就产生一排火焰。适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Y—Ba—Cu—O系超导体的潮解特性。在湿热的条件下,Y—Ba—Cu—O系超导体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反应,逐渐失去原有的超导电性。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此种体系超导体在湖解前为两相(简单正交相和体心四方相)化合物,经潮解后生成BaCO_3、CuO和Y(OH)_3等物质。  相似文献   
6.
演示气柱中形成的纵驻波,以孔脱管实验最简单。但由于软木屑在管内的运动和分布情况比较复杂,要说明软木屑的运动和分布比讲解驻波本身更困难,作为演示实验来说这是不理想的。另外,在一些常见的教科书中,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也往往太粗糙或不确切。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实验加以改进和讨论。 采用类似于《大学物理学》[1]所介绍的孔脱管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就可以演示气柱中的纵驻波──既能演示两端封闭的管内的纵驻波,又能演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管内的纵驻波。演示效果特别明显。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表征驻波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演示“差拍”现象的三种效果良好的方法。前二种是作者在传统演示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第三种是国外目前正在使用的。“差拍”现象不论在力学、电学或电子学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我们采用“电声学”的方法,演示效果大有改观。  相似文献   
8.
Nd_2O_3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稀土原料,在电子工业、激光技术、冶金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如电子工业中,它作为一种添加剂来改善电子陶瓷的性能;在磁性材料中,钕铁硼磁体被称为当代“磁王”;在激光晶体中,通过Nd_2O_3原料改性晶体性能也已被广泛地采用。过去人们对稀土氧化物的研究,一般是从化学或化学物理的角度出发,而对于它们的物理性能,特别是介电性质的研究尚少。我们曾对CeO_2陶瓷介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