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宋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是因为其讲学之“精舍”座落在贵溪象山而得名。象山原名“应天山”,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史》都这么讲。(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认为象山原名“云台山”,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则对此未论及。) 说象山原名“应天山”的依据大概如下: 淳熙十四年丁未,先生四十九岁。登贵溪应天山讲学。淳熙十五年戊申,先生五十岁,在山间精舍。易应天山名为象山,学徒结庐。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笔者认为,《年谱》系陆九渊之后人、门生所编,是他们的语言;《年谱》谓象山原名“应天山”,似有误矣。  相似文献   
2.
教育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探讨人类生活中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寻找在教育体制中指导那些活动的哲学原则和前提假设”。本孔子文所称的“教育哲学”,特指孔子在教育、教学、求知三方面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先秦哲学,偏重社会,堪称“社会论的政治哲学”(李泽厚《孙、老、韩合说》,《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笔者有感于斯,曾撰拙文《老子社会政治观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认为主张“无为而治”、“爱民治国”的民主思想、非战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向往“小邦寡民”的理想国度等,是老子社会政治观的基本之点,也是主要之点。今意犹未尽,试作“再探”,旨在进一步挖掘老子哲学深  相似文献   
4.
5.
6.
一、弁言《太平经》是我国道教最早的典籍。据考证,它大抵成书于东汉安帝至顺帝年间,史称《太平清领书》。从对范晔《后汉书·襄楷传》的分析推断,它很可能是安、顺之际一些文人在一个稍长的时期内共同撰写的,最后经于吉、宫崇师徒二人之手整理而成一百七十卷。《太平经》内容庞杂,语多荒诞,天地、阴阳、五行、灾异、人君,鬼神俱皆论及,学术界对之誉毁不一。  相似文献   
7.
老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无为”,“无为”是“圣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这种人生道德论认为,“圣人”应该清静少饮,知足不争,保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件法宝。他的修养方法是“功遂身退”,“去甚、去大、去套”。他的“不德”的反传统道德思想,带有革新性质,对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德”是“无为”的人生道德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