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凌草中的新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南省济源地区产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Hemsl.)Hara]再次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从其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其中1和2为两个新的 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分析确定为16(S)-羟 甲基-1α,6β,7β,11β-甲羟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烷-15-酮(1)和 16(R)-羟甲基-1α,6β,7β,14β-四羟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烷-15- 酮(2),分别命名为冬凌草已素(1)和庚素(2);其余的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 为lasiodonin(3),冬凌草甲素(oridonin,4),乙素(ponicidin),丙素( rubescensin C),丁素(rubescensin D),牛尾草丙素(rabdoternin C),荛 花香茶菜乙素(wikstroemioidin B),enmenol-1α-O-β-D-glucoside, enmenol,胡麻素(pedalitin),水杨酸,乌索酸,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2.
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特级劳动模范李树楠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0种采自滇西地区植物的抗疟活性,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的抗疟成分或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将植物样品粉碎,依次用75%乙醇、水回流提取,提取物经冷冻干燥后,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试验进行筛选,以IC50值评价其活性.结果:在供试的10种植物样品中,梁王茶地下部分、球花报春花、糙毛杜鹃、西域蜡瓣花等4种植物粗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相关提取物的IC50值均大于1 388.9μg/mL.结论:梁王茶、球花报春花、糙毛杜鹃、西域蜡瓣花4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础性研究国际科学合作的主要趋势及对策MainTrendofInternationalScientificCooperationintheBasicResearchandChina'sPolicies姜北(第二军医大学,助理研究员上海200433)顾...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越南红土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7-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2),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3),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  相似文献   
6.
分心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催吐萝芙木醇(1)、2-乙氧基胡桃醌(2)、二氢槲皮素(3)、柚皮素(4)、儿茶素(5)、β-谷甾醇(6)。结论:分心木中富含酚性成分,化合物1-6均是首次从分心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ΔagrB/D/C/Newman敲除株,分析agrB/D/C对Agr系统活性及金葡菌毒力的影响,为深入研究不同型别Agr系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以pBT2为敲除载体,构建ΔagrB/D/C/Newman敲除株,检测野生株和敲除株的溶血能力,色素形成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毒力基因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ΔagrB/D/C/Newman敲除株,与野生株Newman相比,敲除株溶血能力显著降低,色素形成能力显著降低,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增加;敲除株培养上清中的蛋白种类和数量较野生株显著减少;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结果显示ΔagrB/D/C/Newman敲除株毒力因子的转录水平较野生株显著降低.结论:agrB/D/C能够影响AgrA的表达从而影响Agr系统的功能,agrB/D/C基因敲除后显著改变毒力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小苞黄芪(Astragalus balfourian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MCI等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长小苞黄芪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酸(1)、β-谷甾醇(2)、异甘草素(3)、角鲨烯(4)、芒柄花苷(5)、芒柄花素(6)。结论:所有的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茴香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茴香干燥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莳萝脑(1)、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2)、β-谷甾醇(3)、亚油酸(4)、亚油酸甘油三酯(5)。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茴香根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常见升麻属植物抗氧化活性,探讨中药材升麻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DPPH法与HPLC法对8种亚洲、北美洲升麻属植物共计26个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分析,以了解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绝大部分样品IC50>150μg.mL-1;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变化,且工艺流程对结果影响很大,抗氧化活性也会受到进一步影响。结论:升麻属植物样品总体上抗氧化活性不高;中药材升麻植物来源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样品间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抗氧化活性与原植物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影响升麻的药性与药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