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4篇
综合类   1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硫酸钡微晶对毛细管内壁改性的基础上,系统制备了甲基环糊精与不同混合固定液的毛细管色谱柱,从柱的分离选择性,惰性,柱效和分析准确性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环糊精的分离机理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朱晔荣  吕宪禹  王秀玲  王勇 《色谱》2003,21(6):584-586
报道了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SGAT,EC2.6.1.45)活性变化的有效方法。将酶初提液与含有L-丝氨酸和乙醛酸的反应体系在30 ℃下反应1 h,反应终止后进行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通过HPLC测定酶反应前后甘氨酸的衍生化产物量的变化来分析酶的活性。通过流动相组成和浓度梯度的优化,既节省了流动相的用量,也避免了气泡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和纸色谱分析法高,且简便易行;对于其他转氨酶活性的测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导入野生大豆DNA小麦后代的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大豆总DNA导入小麦,获得了转基因小麦,其后代的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变化。田间实验分析了变异系小麦植株与对照植株在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及株高、穗粒、穗重等性状上的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变异系小麦在叶面性状及产量性状上的差异是显著的,外源DNA的导入改善了植物的农艺性状,并在后代中表达,为选育高产、优质的新小麦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六种食用豆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和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5.
6.
吕宪禹  王勇  汤兆达  云希勤  寇登民 《色谱》1988,6(4):233-235
脱落酸(ABA)是一种植物激素,几乎参与植物生命的所有活动。脱落酸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少,为此需要高灵敏度、高分离效能的测定方法。用气相色谱分析植物组织内的脱落酸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也已见报道。但采用分离效果比填充柱更好的毛细管柱对ABA进行定量分析却未见报道。本文用岛津GC-7A型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及该仪器自带填充柱分离ABA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进而选取其中最为有效的色谱柱建立起一套定量分析ABA的毛细管色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吕宪禹  鲍国  陈月华 《色谱》1986,4(4):228-229
黄单孢多糖是由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os Campestvis)产生的一种酸性异质胞外多糖。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石油钻井、食品加工业、轻工化工、纺织印染、消防灭火剂等工业上应用很广,为此精确地测定多糖组成对确定其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 多糖的气相色谱分析国内已经有些报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14个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首次在该固定相和商品化的(S)-(+)-萘乙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固定相上进行液相色谱手性分拆。通过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关系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环糊精类固定相上可能的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14个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首次在该固定相和商品化的(S)-(+)-萘乙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固定相上进行液相色谱手性拆分.通过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关系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环糊精类固定相上可能的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0.
假单胞菌AD1菌株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向每克土壤含1mg阿特拉津的模拟污染土壤中接种假单胞菌AD1菌株,补加适量碳源和磷源,30℃培养4周以后,96%的阿特拉津被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