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普鲁士蓝修饰玻碳电极(PB/GCE),使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色氨酸(Trp)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并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色氨酸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色氨酸在8.0×10-6~5.0×10-4mol·L-1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5.8954c(μmol·L-1)-32.91,相关系数r=0.9999(n=8),方法检出限(S/N=3)为3.5×10-7mol·L-1。将该修饰电极用于色氨酸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初步的反应机理探讨表明,色氨酸在普鲁士蓝电极上的反应可能是以两步进行的两电子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提出硝酸-超声波提取,在3.36 mol/L溴化钾、0.43 mol/L盐酸羟胺、7.32 mol/L磷酸、0.34 mol/L柠檬酸钠、0.5%动物胶体系中以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土壤中游离铅的新方法。实验发现,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铅在-470 mV的峰电流与铅浓度在2~4 000 n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考察了超声时间对游离铅提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为50 min以内时,土壤中溶出铅离子浓度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超过50 min后,溶出的铅离子浓度趋于恒定。试样在4 mol/L硝酸溶液中超声10 min,溶出的铅离子浓度与在相同试剂中浸泡12 h相当,说明超声提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铁氰化锰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蛋氨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并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蛋氨酸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线性伏安扫描的峰电流与蛋氨酸浓度在2.0×10-5~2.0×10-2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0589C(μmol/L)+2.7(r=0.9996,n=5),检出限为5.0×10-6mol/L(S/N=3)。将该修饰电极用于蛋氨酸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Fe2+-H2O2-亚甲基蓝化学发光新体系并用于测定保健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实验发现,在酸性条件下,Fe2+和H2O2在线生成的羟自由基(·OH)能与亚甲基蓝产生极强的化学发光,加入保健品溶液后可部分清除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降低化学发光强度.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测定保健品对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5.
苏玛罐采集气体样品具有快速、方便、精确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有机气体样品的采集.使用过程中发现,采样罐容易受到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关于苏玛罐清洗和保存,尚未有具体的国标和规范.该文考察了清洗次数、加热温度对采集不同浓度气体的苏玛罐清洗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苏玛罐存放的稳定性.用洗净后的苏玛罐在稳定的保存时间内采集低浓度样品,气相色谱测定样品浓度,测定结果准确、无干扰,清洗和保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铅污染对芦荟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芦荟在不同浓度Pb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以亚甲基蓝-Fenton体系、鲁米诺-邻苯三酚体系分别测定盆栽芦荟体内抗氧化酶清除·OH和清除O2-·的能力,进而评价铅污染对芦荟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低浓度铅污染水平下,芦荟提取酶的活性均比无污染时的对照值有所升高,并与芦荟体内铅含量成正相关;而在相对较高浓度铅污染下,提取酶的活性均比对照值有所下降,与芦荟体内铅含量成负相关。说明在低浓度铅毒害作用下,芦荟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的响应使其活性有所上升;高浓度铅毒害使芦荟自身的保护机制遭到破坏,体内抗氧化酶系统也受到一定损害,使其活性值降低。  相似文献   
7.
将多壁碳纳米管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作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研究L-半胱氨酸(Cys)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L-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L-半胱氨酸在2.0 × 10-6~1.0×10-4 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p(μA...  相似文献   
8.
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与回收利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与回收利用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立法、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监管和开展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未来必将出现的电子废弃物问题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