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6篇
物理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面向中文微博的分词标注语料相对较少,导致基于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的中文分词系统在微博语料上的表现效果很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主动学习方法,从大规模未标注语料中挑选更具标注价值的微博分词语料。根据微博语料的特点,在主动学习迭代过程中引入参数λ来控制所选的重复样例的个数,以确保所选样例的多样性;同时,根据样例中字标注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上下文的多样性,采用Max、Avg和AvgMax这3种策略衡量样例整体的标注价值;此外,用于主动学习的初始分词器除使用当前字的上下文作为特征外,还利用字向量自动计算当前字成为停用字的可能性作为模型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F值比基线系统提高了0.84%~1.49%,比目前最优的基于词边界标注(word boundary annotation,WBA)的主动学习方法提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丙烯单体中硫化物的CGC-PF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聚合级丙烯中多种硫化物的GC分析方法。样品在Gas Gaspro30m×0.317m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按程序升温操作,以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PF PD)检测器检测,CS2作外标,用PFPD检测器的原子响应特性测定了丙烯单体中ng/kg的硫化物含量。  相似文献   
3.
厌氧-好氧周期循环条件下厌氧磷吸收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好氧周期循环反应器中,稳定运行阶段出现规律性的与生物除磷理论相悖的厌氧磷酸盐吸收现象.为此,从厌氧吸收磷、有机物的效果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厌氧有机物吸收能量来源等角度,对厌氧吸磷机理进行探讨.采用乙酸钠为主要有机基质,当进水P/COD从2/100增加到4/100,厌氧阶段磷酸盐的去除率一直稳定在50%-70%.在排除化学除磷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吸磷与厌氧吸收乙酸盐基质直接相关,而糖原又是有机基质吸收与胞内聚合物储存过程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能量来源.通过对厌氧磷酸盐、有机物、糖原以及混合液中pH值变化的测定分析,初步推测厌氧吸收磷酸盐是当胞内无可利用的磷源时,糖原分解对磷酸盐的需求,并通过敏感于pH值变化的磷载体蛋白,将胞外液相中的无机磷酸盐运输到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纤维复合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以聚醚多元醇、聚异氰酸酯为基体,以玉米秸秆纤维为增强体的新型复合缓冲包装材料,通过控制玉米秸秆纤维的添加量、发泡剂用量、交联剂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实验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缓冲包装材料,并利用静态压缩实验方法对比了该材料与发泡聚苯乙烯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5.
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壮大的光伏产业正在为人类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采用光伏发电来代替传统的发电技术,将会减少89%的空气污染.然而,在这个倡导绿色环境的时代,光伏器件生产引起的环境、健康和安全(EHS)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清光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的真相对维持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太阳能电池的EHS问题,并提出了可以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采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进一步比较了各种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数据.  相似文献   
6.
电源功率对SiO_x薄膜包装材料阻隔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源功率对磁控溅射制备的SiOx薄膜阻隔性的影响,获得了电源功率与薄膜阻隔性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功率与SiOx薄膜的阻隔性成非线性关系,在电源功率为1 600 W时SiOx薄膜阻隔性最好,透氧率为0.01 cm3/(m2·kPa·24h),透湿率为0.003 g/(m2·kPa·24h).通过对3组不同电源功率下SiOx薄膜的红外光谱进行检测分析,得到薄膜的阻隔性与SiOx分子结构有关,x(1≤x≤2)越大阻隔性越好,x=2时,SiOx分子结构形成的薄膜阻隔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岛津系列的气相色谱仪,仪器注入口采用的硅橡胶栓,有时会对分析产生严重干扰,现将笔者的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壮  陈仁杰  李东  闫阿儒 《中国物理 B》2010,19(6):67504-067504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he SmCo 6.8 Zr 0.2 nanocrystalline permanent magnets and SmCo 6.8 Zr 0.2 /α-(Fe,Co) nano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s a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subsequently annealing at 700 C for 10 minutes.The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structure of SmCo 6.8 Zr 0.2 nanocrystalline permanent magnets is composed of SmCo 7 phase and SmCo 6.8 Zr 0.2 /α-(Fe,Co) nano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s is composed of SmCo 7 and α-(Fe,Co) phases.The mechanism of magnetization reversal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inhomogeneous domain wall pinning in SmCo 6.8 Zr 0.2 and SmCo 6.8 Zr 0.2 /α-(Fe,Co) magnets.The inter-grain exchange interaction at low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which shows that the inter-grain exchange interaction of SmCo 6.8 Zr 0.2 /α-(Fe,Co) magnets increases greatly by the decrease of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According to Δm irr-H/H cj,Δm rev-H/H cj and χ irr-H/H cj curv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100 K,the changes of irreversible and reversible magnetization behaviours of SmCo 6.8 Zr 0.2 and SmCo 6.8 Zr 0.2 /α-(Fe,Co) magnets with the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re analysed in detail.The magnetic viscosity and the activation volume of SmCo 6.8 Zr 0.2 and SmCo 6.8 Zr 0.2 /α-(Fe,Co) magne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9.
Toroidal surface and biconic surface are employed increasingly, however their profile cannot be null tested easily for they are non-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Null testing method with cylinder compensator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theory of this method is revealed. The errors of this method are present. Three typical testing optical systems with cylinder compensator are demonstrated at last. The design results and total error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10.
危岩体多孕育于高陡岩质斜坡之上,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其早期的快速识别与稳定性评价一直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重要的技术难题之一.以重庆万州狮子头为例,利用小型无人机合理规划航线获取高清影像,生成二三维模型.通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与地质灾害分析相结合,为危岩体稳定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运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危岩体结构面,并利用前期提取的坐标等基础数据计算出其产状.最后采用赤平投影的方法分析了典型危岩单体的稳定性.研究成果为高位危岩体的非接触式测量、精细地质信息获取及稳定性快速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