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大冷变形对化学镀Ni-Sn-P非晶态合金晶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大冷变形对化学镀Ni-Sn-P非晶合金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变形促进了晶化,不仅降低了Ni-Sn-P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而且在冷变形过程中就有晶化产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稀土对电刷镀Ni-P合金耐蚀性能及组织的影响,浸泡实验和极化曲线表明:在镀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能显著改善镀层耐蚀性能,X射线、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表明:稀土元素具有促进Ni-P合金形成非晶组织的作用,并提出了稀土促进非晶化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晶态Ni-P合金刷镀液中添加稀土后,镀层组织结构上的变化,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衍射分析表明:在镀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可显著提高镀层中的非晶态组织比例,其变化规律与相应的镀层耐蚀性能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并讨论了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介绍了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的设想和具体做法。经过四届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新体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思维创新系统工程学的概念、思维创新成果形式及对各形式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铜合金上获得Ni-Fe合金镀层的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适用于连铸机结晶器的Ni-Fe合金单层电镀技术的工艺及配方,以及镀层的硬度、耐磨耗性能、耐热性能及耐热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含3%~5%Fe的Ni-Fe合金镀层。其硬度、耐磨耗性能、耐热性能及耐热冲击性能最佳。耐磨性比原来提高两倍。  相似文献   
6.
在Tl2Ba2Can-1CunO2n 4(n=1,2,3,4)系列超导性氧化物中,Tl2Ba2Ca2Cu3O10具有最高Tc值(125 K).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Tl2Ba2Ca2Cu3O10的局域化学键参数,得到Cu(1)-O键的共价性为0.561,Cu(2)-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296.应用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57Fe在Tl2Ba2Ca2Cu3O10中的穆斯堡尔同质异能位移,证实了57Fe在低掺杂时以Fe3 和Fe4 离子形式占据Cu(1)位置,而在高掺杂时以Fe3 和Fe4 离子形式分别占据Cu(1)和Cu(2)位置.结果表明,化学键理论计算有助于复杂晶体的穆斯堡尔谱的正确分析.  相似文献   
7.
DSC法研究Ge熔体的过冷及凝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DSC技术与助熔剂(B2O3)处理技术相结合, 实现并准确测量了Ge熔体的过冷现象. 利用该方法, 实验得到Ge熔体的最大过冷度为190 K. 在实验冷却速率范围内(5~40 K/min), 冷却速度越大, 过冷度越大. 在冷却速率一定的情况下, 所达到的过冷度随熔体过热度的增大而增大, 并逐步趋向于常数. 研究了过冷Ge熔体的凝固现象, 分析了Ge熔体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冷却速率越大, 则试样完全结晶所需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8.
液相法纳米氧化铝粉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廉价的无水氯化铝为主要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Al(OH)3沉淀,经1200℃2h煅烧,得到了平均粒径为30nm~80nm的α-Al2O3,超细粉末,并对不同工艺方法对纳米氧化铝粉的粒度、分散特性及物相构成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滴定方式对α-Al2O3,粉的颗粒大小、颗粒形态和团聚程度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煅烧温度可获得纯的α-Al2O3,纳米粉末。  相似文献   
9.
高级渗透型夹克油,由于渗透剂的加入及各添加剂之间的协同效应,使皮革柔软而富有弹性,手感丰满滑爽,光泽自然且不易落灰尘,既延长了皮革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皮革的档次,为皮革系列油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10.
Tl2Ba2Ca2Cu3O10 was reported to be a superconductor with a highest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125 K among the homologous series of Tl2Ba2Can-1CunO2n+4. The direct information on the Cu ion site at the atomic level is important for elucidating the superconductivity mechanism. The local bond properties of Tl2Ba2Ca2Cu3O10 were studied using the average band-gap mode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valency of Cu(1)-O bond is 0.561, and the average covalency of Cu(2)-O is 0.296. M(o)ssbauer isomer shifts of 57Fe in Tl2Ba2Ca2Cu3O10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hemical surrounding factor, defined by covalency and electronic polarizability. It is verified that for lower doping, Fe substitute the Cu at the Cu (1) site in forms of Fe3+ and Fe4+; for higher doping, Fe3+ and Fe4+ ion occupies Cu(1) and Cu(2) site respectively.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pectrum components and actual copper sites occupied by M(o)ssbauer nucleus was made easier with the aid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chemical bond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