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71篇
  免费   10841篇
  国内免费   9358篇
化学   30765篇
晶体学   884篇
力学   2629篇
综合类   546篇
数学   4844篇
物理学   16770篇
无线电   25332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1244篇
  2022年   1904篇
  2021年   2274篇
  2020年   2210篇
  2019年   2227篇
  2018年   1981篇
  2017年   2253篇
  2016年   2566篇
  2015年   3217篇
  2014年   3894篇
  2013年   4795篇
  2012年   5417篇
  2011年   5564篇
  2010年   4714篇
  2009年   4740篇
  2008年   5120篇
  2007年   4496篇
  2006年   4189篇
  2005年   3360篇
  2004年   2516篇
  2003年   2059篇
  2002年   1928篇
  2001年   1708篇
  2000年   1463篇
  1999年   1041篇
  1998年   723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568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45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5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0篇
  192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 利用温和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还原程度的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1, pRGO2和pRGO3(pRGO1—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拉曼光谱(Raman)、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 EDS能谱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细胞实验结果表明, 无激光照射下pRGO1—3本身的细胞毒性较低; 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pRGO1—3通过光热和光毒性双重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实验结果显示了pRGO 在肿瘤光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Bo  Luo  Gao  Wei  Yu  Yuguo  Chen  Xiaojun 《Nonlinear dynamics》2022,110(1):281-311
Nonlinear Dynamics - The perovskite solar cell (PSC)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hotovoltaic candidates along with the highly increasing demand for green electricity.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相似文献   
3.
Lin  Yu  Wu  Yeyu  Tan  Xuecai  Wu  Jiawen  Huang  Kejing  Mi  Yan  Ou  Panpan  Wei  Fucun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2022,26(4):959-971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 An ultrasensitive “signal-off–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biosensor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f1-TiO2/g-C3N4/PDA for thrombin...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基于能效优先的多天线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与IRS无源波束成形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最大化接收端的最小能效为优化目标,构造在发送端功率、接收端能量阈值、IRS相移等多约束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采用Dinkelbach算法转化目标函数,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得到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向量。采用SDR得到IRS相移矩阵与反射波束成形向量。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降低了系统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接收端的能量阈值。当系统总电路功耗为?15 dBm时,所提方案的用户能效为300 KB/J。当IRS反射阵源数与发送天线数均为最大值时,系统可达最大能效。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压电材料是一种分子铁电体,具有柔性、结构灵活、易成膜、全液相合成及环保节能等优点,可满足新一代薄膜器件及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该文以三甲基卤代甲基铵(TMXM, X=F, Cl, Br)为有机部分,MnCl2为无机部分,通过溶液蒸发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分子结构的有机-无机压电材料三甲基氯三氯化锰(TMCM-MnCl3),并对其分子结构组成、压电、热学、声学及铁电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MCM-MnCl3的压电常数为106 pC/N,居里温度为130 ℃,声阻抗值约为16.5 MRayl,低于压电陶瓷PZT-4(大于33 MRayl),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王晓云  邓伟  张龙  苏鑫  赵世卓 《电信科学》2022,38(11):11-23
大气波导干扰是特定气象条件下发生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内干扰,是TDD移动通信系统大规模组网面临的顽疾。在总结分析大气波导干扰成因和分类等的基础上,对大气波导干扰进行建模和表征,验证了海量干扰源在时域和频域的功率集总特征,并结合大量4G/5G现网实测数据给出了典型条件下内陆波导和海面波导的量化干扰信号传播模型,对于干扰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干扰特征,给出了TDD系统预防大气波导干扰的帧结构与组网的4项设计原则,5G现网数据表明干扰控制方案有效,上行干扰下降10 dB以上,相关原则对于6G系统的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科  袁启平  董薇  孙沂昆  亢勇  王天翔 《电视技术》2021,45(10):129-135
恶意代码数量已经呈现爆炸式增长,对于恶意代码的检测防护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开始出现,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将恶意代码二进制文件转化为十进制数组,并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 Dimen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1D CNN)对数组进行分类和识别.针对代码家族之间数量不平衡的现象,该算法选择在分类预测上表现良好的XGBoost,并对Vision Research Lab中的25个不同恶意软件家族的9458个恶意软件样本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分类预测精度达到了97%.  相似文献   
9.
The designs of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Pt-based catalyst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 (MOR) are essential to boos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Here, the highly catalytic performance PtFe alloys support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decorating nitrogen-doped carbon (NC)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co-engineering of the surface composition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The Pt1Fe3@NC/MWCNTs catalyst with moderate Fe3+ feeding content (0.86 mA/mgPt) exhibits 2.26-fold enhancement in MOR mass activity compared to pristine Pt/C catalyst (0.38 mA/mgPt). Furthermore, the CO oxidation initial potential of Pt1Fe3@NC/MWCNTs catalyst is lower relative to Pt/C catalyst (0.71 V and 0.80 V). Benefited from the optimal surface compositions, the anti-corrosion ability of MWCNT, strong electron interaction between PtFe alloys and MWCNTs and the N-doped carbon (NC) layer, the Pt1Fe3@NC/MWCNTs catalyst presents an improved MOR performance and anti-CO poisoning ability. This study would open up new perspective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DMFCs field.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