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71篇
  免费   22748篇
  国内免费   26550篇
化学   56974篇
晶体学   3005篇
力学   5353篇
综合类   2470篇
数学   11432篇
物理学   35304篇
无线电   65431篇
  2024年   543篇
  2023年   1888篇
  2022年   4592篇
  2021年   4696篇
  2020年   4118篇
  2019年   3873篇
  2018年   3681篇
  2017年   5119篇
  2016年   4451篇
  2015年   6341篇
  2014年   7759篇
  2013年   9635篇
  2012年   10600篇
  2011年   11110篇
  2010年   10766篇
  2009年   10934篇
  2008年   11631篇
  2007年   11055篇
  2006年   10430篇
  2005年   8932篇
  2004年   6950篇
  2003年   5032篇
  2002年   4596篇
  2001年   4430篇
  2000年   4462篇
  1999年   2333篇
  1998年   1309篇
  1997年   996篇
  1996年   953篇
  1995年   890篇
  1994年   782篇
  1993年   784篇
  1992年   723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503篇
  1989年   461篇
  1988年   357篇
  1987年   297篇
  1986年   244篇
  1985年   215篇
  1984年   195篇
  1983年   160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76篇
  1979年   112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23篇
  1965年   20篇
  195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4D printing is an exciting branch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t relies on established 3D printing techniques to fabricate objects in much the same way. However, structures which fall into the 4D printed category have the ability to change with time, hence the “extra dimension.” The common perception of 4D printed objects is that of macroscopic single-material structures limited to point-to-point shape change only, in response to either heat or water. However, in the area of polymer 4D printing, recent advancements challenge this understanding. A host of new polymeric materials have been designed which display a variety of wonderful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unconventional stimuli, and advanc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ccommodate them. As a result, the horizons of polymer 4D printing have been broadened beyond what was initially thought possible. In this review, we showcase the many studies which evolve the very definition of polymer 4D printing, and reveal emerging areas of research integral to its advancement.  相似文献   
2.
学习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更是社会科学、民族文化、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课程思政”无疑正是实现该目标的捷径,它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如何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高校开展工程教育和“新工科”的难点和重点,而课程思政正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所需要的非技术因素的重要途径。“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论述是指导思想居多、实施经验以及案例设计较少,针对该问题以“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为例,详细给出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对同类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低轨互联网星座是当前全球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互联网星座支持随遇接入遥感卫星和信息在轨直接处理的应用前景备受期待,但由于轨道高度不同会产生双向高动态异构星座的接入互联问题。首先,通过设定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在不同轨道特性、不同卫星数量情况下的随遇接入仿真场景,重点探讨了时空非连续可视性和多普勒频移问题对遥感卫星接入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遥感卫星随遇接入互联网星座场景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时延性在轨处理任务的流程及其星地功能分配;最后,对当前在轨智能处理算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阐述,为未来低轨互联网星座及遥感卫星的发展和联合组网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熊小明  赵静 《电信科学》2022,38(11):163-168
基于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地提出了数据驱动的云网发展规划体系,以及六大关键数字化能力构建,设计和实现了一种云网规划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可用于实现目标网络精细规划、边缘计算精准预测等场景,并探讨了数字孪生在规划领域的应用前景,对运营商推进云网融合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直通链路技术己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场景。对于直通链路技术的潜在技术方向给出可行的建议,包括传统直通链路技术的增强方向,如载波聚合、使用非授权频谱等;侧行链路对于中继场景的应用扩展,包括终端到终端之间的中继,以及中继的多链接场景;在高精度定位场景使用直通链路技术。并且,给出直通链路技术与各种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如智能反射面与区块链技术,从而解决直通链路技术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王晓云  邓伟  张龙  苏鑫  赵世卓 《电信科学》2022,38(11):11-23
大气波导干扰是特定气象条件下发生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内干扰,是TDD移动通信系统大规模组网面临的顽疾。在总结分析大气波导干扰成因和分类等的基础上,对大气波导干扰进行建模和表征,验证了海量干扰源在时域和频域的功率集总特征,并结合大量4G/5G现网实测数据给出了典型条件下内陆波导和海面波导的量化干扰信号传播模型,对于干扰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干扰特征,给出了TDD系统预防大气波导干扰的帧结构与组网的4项设计原则,5G现网数据表明干扰控制方案有效,上行干扰下降10 dB以上,相关原则对于6G系统的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The designs of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Pt-based catalyst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 (MOR) are essential to boos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Here, the highly catalytic performance PtFe alloys support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decorating nitrogen-doped carbon (NC)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co-engineering of the surface composition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The Pt1Fe3@NC/MWCNTs catalyst with moderate Fe3+ feeding content (0.86 mA/mgPt) exhibits 2.26-fold enhancement in MOR mass activity compared to pristine Pt/C catalyst (0.38 mA/mgPt). Furthermore, the CO oxidation initial potential of Pt1Fe3@NC/MWCNTs catalyst is lower relative to Pt/C catalyst (0.71 V and 0.80 V). Benefited from the optimal surface compositions, the anti-corrosion ability of MWCNT, strong electron interaction between PtFe alloys and MWCNTs and the N-doped carbon (NC) layer, the Pt1Fe3@NC/MWCNTs catalyst presents an improved MOR performance and anti-CO poisoning ability. This study would open up new perspective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DMFCs field.  相似文献   
9.
10.
王笑楠  李光  钟华森  刘云飞  周瑜 《电声技术》2021,45(11):21-25,32
人工智能的普及促进了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语音传感器阵列作为智能语音交互的硬件前端,成为语音交互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矢量语音传声器自有的偶极子指向性、零点深度以及阵列体积小便于集成的特点特别符合语音交互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基于此,通过采用两组矢量敏感单元"共点正交"形成矢量微阵列实现声源空间锐化波束指向,其不受瑞利限与空间采样率限制,与传统空间离散分布的声压麦克风阵列有着本质区别,是矢量微阵列的核心优势所在.矢量微阵列传声器弥补了现有双麦阵列的不足,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智能语音交互的硬件前端,对推动智能语音交互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