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物理学   1篇
无线电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低信杂比漂移扫描星图中小目标检测易受恒星星像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帧候选检测及多帧跟踪判决的实时处理方法。分析星图难以多帧匹配去恒星星像的原因,采用单帧处理的方式,通过构造星像端点掩膜滤除单帧检测中的虚假目标。将单帧得到的候选目标进行粒子滤波的粒子生成,运用目标运动信息构造似然函数分布图更新粒子权重,通过粒子滤波实现了漂移扫描星图中的小目标检测。实际低信杂比星图的实验结果和与相关方法的比较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弱小目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标的尺度信息,是2维图像中小目标检测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方向导数尺度空间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直接利用目标尺度信息对所感兴趣的目标进行选择。在Lindeberg尺度空间理论的基础上,该文采用偏微分方程方法,推导了最大和最小二阶方向导数的尺度空间,并分析了其在目标尺度表示上的特点。同时,给出构造尺度空间的参数选择依据,分析不同目标在尺度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提出利用二阶方向导数尺度空间进行小目标检测的具体实现算法。通过方法对比和对实际数据的处理,表明了该文方法具有较为稳健的小目标检测性能,提高了Laplace尺度空间对非圆结构目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尺寸焦面探测器及高速信号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获取空间目标的外形特征信息进行目标识别已经成为可能。文章首先分析了主分量分析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光电成像特性及快速处理的需要对识别方法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运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不同类光电空间目标的判别,并根据结果对该方法的识别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星载SAR箔条走廊干扰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实施干扰的必要性、实施有源干扰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重视星载SAR的无源干扰研究。文章在借鉴传统箔条干扰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特点,分析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箔条走廊干扰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描述,分析了箔条走廊干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环境、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还给出了在对抗多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一些思路。文章的分析结果对于应用箔条走廊干扰星载SAR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噪声抑制的目的之一是减小由噪声引起PolSAR数据极化分解误差。首先利用仿真Po-lSAR数据分析了在噪声抑制过程中典型地物和混合地物的Freeman-Durden分解误差与多视处理程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地物Freeman-Durden分解参数的无偏估计所需的多视处理独立样本数;进一步利用实测ESAR数据分析了不同噪声抑制算法对Freeman-Durden分解参数的影响,实现了图像应用层面的PolSAR噪声抑制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6.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最优基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线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工作原理中的关键参数,它使得图像对之间有了相干性,同时也是导致图像对相干性损失的一个根源。在数字高程模型(DEM)允许误差的条件下,一定存在最优基线使得DEM精度最佳。最优基线使得InSAR工作在最佳状态,准确地估计它可以大大提高地形高度的测量精度。文中首先根据InSAR测高成像几何关系和回波的信号谱分析了基线的存在引起的两方面影响,从而论证了最优基线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之上,从目标高度估计方差着手,对于平坦地区或坡度一定的地形,建立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最优基线模型,并利用ERS-1/2干涉数据实验论证了该模型,最后讨论了一些系统参数和几何参数对最优基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东  林建粦  马德宝 《应用光学》2011,32(3):492-497
 空间光电图像中的小目标检测可视为对目标信号的奇异值检测问题,而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是信号奇异值检测的重要方法。文中阐述了现有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进行小目标检测的原理,并针对其运用中存在的模极大值线难以搜索以及目标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小波函数的对称性及空间小目标信号近似对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小波大小两个尺度来直接对光电小目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现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目标的检测速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裴怀宁  马德宝  郑芳 《现代雷达》2005,27(11):48-50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是利用同一景区不同视角的复数据相位信息,获取地面高程信息或地形变化信息的技术。其中参数估计是INSAR数据处理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基线是形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文中由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出发,从理论上推导出平地干涉相位周期与基线的关系式,得出了一种利用干涉相位周期估计基线的方法,由此对估计区域的选取进行讨论,并进一步通过实际雷达数据,最后通过实际干涉图验证此基线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InSAR中基线精度要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线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基线长度和倾角的微小误差,都可能引起大幅度的地形高度误差。根据测量相位不定性引起的高度误差,分析了垂直基线与地形高度灵敏度的关系,并推导了垂直基线与高度模糊数的关系式。通过基线长度和倾角不定性引起的高度误差,分别估算了InSAR对基线长度和倾角精度的要求,并给出了高度估计误差对基线误差的灵敏度,最后通过ERS数据进行了仿真,并得出了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10.
现有雷达目标鉴别方案大多是针对单极化假目标设计的,对于能够在极化域上模拟雷达目标特性的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难以凑效。分析了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的特性及其与真实雷达目标的差异,定义了雷达目标之间的极化特征描述子矢量相似系数,以共交极化比和极化特征描述子矢量相似系数为特征参量,设计了全极化假目标的极化鉴别方案。利用八种真实雷达目标实测数据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极化鉴别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