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学   3篇
无线电   5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网格是继Internet和Web技术之后的第三个信息技术浪潮。简述了网格的定义、特点和基本体系结构 ,并且分析了网格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拓扑的图形显示对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的可视化和人机交互有着重要意义.将SVG(可伸缩矢量图形)引入网络拓扑管理模块,给出了基于SVG的图形化网络拓扑显示系统模型,并分别就数据解析、图形显示给出了具体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案.该系统运用于网络管理系统后,可极大改善网管系统软件的用户界面,提高图形化网络拓扑的更新速度,便于集成其他网络管理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结构的雷达情报网生存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雷达情报网在指挥层次和信息流向呈现树型的特点,在功能单元的工作状态上采用“工作正常、完全失效”二态模式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雷达效能因子和各功能单元生存概率,给出了雷达情报网生存能力的一个量化描述。该方法具有直观和计算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明辉  林健  夏靖波 《通信技术》2007,40(11):133-135
地空通信系统作为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发挥军事通信作为战场神经网络的作用.文中结合3G技术发展情况提出基于3G的地空通信组网方案,并对组网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组网场景进行仿真,为军事通信现存矛盾的解决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网格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格是继Internet和Web技术之后的第三个信息技术浪潮.简述了网格的定义、特点和基本体系结构,并且分析了网格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网络性能综合评价中"定权"难以描述指标值变化对权值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权+变权"的动态赋权方法,扩展了基于指标相关性权值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针对性能指标值是否超出阈值分别采用CRITIC法(基于相关系数的标准差法)和激励型变权计算指标权值,最后将基于定权和基于动态赋权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赋权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指标值变化对指标权值以及网络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
DirectShow基于COM技术,为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流媒体处理提供有力支持。本文阐述了DirectShow的基本原理,讨论利用VisualC 实现基于DirectShow的多媒体流捕获的关键技术,对捕获实现的开发方法和编程过程做出说明,并给出核心代码。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捕获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设备SDK和VFW捕获,具有更好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刘爱新  夏靖波 《信息技术》2006,30(5):177-181
阐述并分析了航空兵机场指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给出了实现该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说明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时,还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能大大提高航空兵机场日常训练及战时指挥的能力和速度,并且使各类相关信息充分实现实时化,标准化,共享化,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MPLS VPN组网仿真与应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传统"专线"组网的缺点,改善传统IP网络、帧中继和ATM网络的缺陷,在详细分析了MPLS VPN应用现状以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PLS的VPN组网方案.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组网场景进行建模仿真.得出MPLS VPN具有较高吞吐量、较小时延和丢包率的结果,并结合实例和仿真结论分析了应用MPLS VPN组网所显现出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即将MPLSVPN大胆应用于跨越不同地理区域的公司、企业和军事通信组网中必将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基于CDMA1X网VPDN的雷达情报传输系统的结构和关键技术,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大量雷达数据的仿真表明该传输系统能够满足数据传输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适合雷达应急通信和机动雷达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