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51篇
物理学   7篇
无线电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乙酰丙酮络合物的激光拉曼和红外光谱(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测定了15个一水稀土乙酰丙酮络合物的激光拉曼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401、415cm~(-1)附近的拉曼谱带对不同稀土离子表现敏感。它们随原子序数变化呈现“四分组效应”。这是第一次在振动光谱中观察到的镧系递变规律。该系列络合物的振动频率变化也符合镧系“斜W效应”规律。这些特征规律为确认401、415cm~(-1)附近谱带为M-O拉伸振动提供了极好的证据。从络合物M-O振动频率,近似地利用双原子分子关系式计算得到M-O拉伸振动的力常数,当进一步研究力常数与络合物稳定常数对数关系时,发现以Eu为交点得到轻、重稀土斜率显著不同的两条直线。重稀土乙酰丙酮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的对数变化很小,而力常数则有显著的变化,可见力常数是描述络合物的更敏感的结构参数。在红外光谱中,随着稀土金属离子与乙酰丙酮的络合,C=O基拉伸频率降低,这意味着络合时伴有电荷迁移发生。从C=O基和C(?)C基红外吸收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表明,乙酰丙酮大环中,负电荷倾向非定域。虽然通常认为稀土乙酰丙酮络合物是离子型的,但实验结果表明,有一定的共价成份存在。  相似文献   
2.
记录了(E)-2-二甲基-1,3-戊二烯的固,液,气态FTIR光谱(400~4000cm^-1)和固、液态Raman光谱(50~4000cm^-1),观测了685及658cm^-1谱线的变温FTIR光谱(-73~10℃),对所得谱图进行了指认分析发现,该化合物存在两种单键旋构象异构体s-trans和s-cis,由变温FTIR光谱峰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得到了这两种构象互变的△H^0和△S^0。  相似文献   
3.
通过糖类化合物3种常用基质MALDI-MS分析效果的比较以及寡糖和多糖正、负离子MALDI-MS谱的对比,找到了适合糖分析的基质2,5-DHB,探讨了糖类化合物激光解吸/电离条件下形成离子的过程,指出了Na+、K+离子在寡糖分子量测定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柱层析分离手段,成功地测出了分子量大于10000的葡聚糖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4.
用硫脲分子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了用硫脲分子进行表面化学修饰的CdS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并引入了AOT(磺基琥珀酸双-2-乙基己基酯钠盐)作为平衡反离子,进一步对CdS表面作了修饰,增加了CdS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和可分散性。我们还探讨了温度、浓度、pH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并通过TEM、XRD、FT-IR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微粒粒径为5 nm左右,呈球形,硫脲分子与CdS纳米粒子富Cd2+表面通过形成Cd-S配位键而修饰在粒子表面。这种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将在非线性光学及自组装方面具有优  相似文献   
5.
CdS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其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反胶束法合成了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磺基焉珀酸双-2-乙基已酯钠盐(AOT)进行表面修饰的CdS纳米粒子(记为CdS/AOT-SO3^-),研究了这种纳米粒子在正庚烷(heptae)和吡啶(Py)溶剂中的荧肖及光解行为,发现其在正庚烷中荧光很强,而Py却强烈地猝灭CdS纳一子的荧光,用电荷转移猝灭机制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为CdS纳米粒子在Py中光解实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用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6FHP),4,4-′(六氟异丙基)-苯二酸酐(6FDA)和分散红19(DR19)合成了可制作光波导器件的含氟聚酰亚胺(PI-19)有机聚合物;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重分析(TGA)和近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PI-19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和热失重分析结果显示,PI-19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56℃,在5%的热失重温度为380℃,表明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材料在光通信波段(1.3μm和1.55μm)有2个较低吸收的“窗口”,可以用来制作低损耗的光通信器件、光开关等。制得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光系数,其值为-4.13×10-4~-3.72×10-4℃-1(650~1310 nm),对于研制具有低驱动功率的新型数字热光开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6FHP)、均苯四甲酸酐(PMDA)及分散红1(DR1)合成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含偶氮苯侧链型聚酰亚胺。利用红外(IR)、紫外-可见(UV-Vis)、示差扫描量热(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该光致变色聚合物材料进行了结构和热性能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测得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98℃,热重分析测得其热分解温度为365℃,表明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研究了该材料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和聚合物薄膜在紫外光诱导下的光异构化及热回复异构化行为。结果表明,在一定波长(365 nm)紫外光诱导下均能发生光致变色现象,对于实现偶氮材料的永久光致双折射和永久光存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的光致变色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稳态和时间相关荧光光谱、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 Schiff碱N ,N -双水杨醛缩 -1 ,6-己二胺 ( BSH)的光致变色行为 .确定了光致变色的产物为双质子转移的酮式结构 .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了由热压一次交换得到的14个单一稀土-Y沸石分子筛表面羟基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3550cm~(-1)附近的谱带羟基是直接与稀土离子关联的,其频率和强度随不同的稀土离子表现出规律性变化,且轻、重稀土有明显差别。3640cm~(-1)附近的谱带是由稀土离子极化产生的骨架羟基,它处于沸石的超笼中,和稀土离子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电场诱导二次谐波(EFISH)方法对所合成的10个金属有机分子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进行了测试。这10个化合物是具有电子给体-受体共轭结构的二茂铁衍生物, 它们的非线性极化率大多未见报道。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分子的给体-受体强度、共轭长度、共轭体系及共平面性等结构因素与分子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