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润滑剂分子结构及其润滑作用机理的红外发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原位“摩擦装置上,利用红外发射光谱技术对润滑剂在摩擦过程中的化学行为进行跟踪测量,以期对润滑剂分子结构变化与润滑作用机理进行某些关联。实验证明,红外发射光谱技术可作为原位观测摩擦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偶氮聚酯液晶、苯酚酯类液晶二类有机化合物的付里叶变换红外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采用溴化钾夹心压片法制样有助于克服有机物高温氧化、挥发和碳化问题,提高了光谱的质量。发射温度是影响发射谱的重要因素:升温时,相对发射率下降;在相变点时发射率上升出现突变,温度变化可使某些峰发生位移。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温度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们很早就往意到了红外发射光谱。但是过去由于采用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很难测到发射光谱的微弱信息,这项技术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发展。1969年第一台傅里叶变换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傅里叶  相似文献   
4.
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邱勇  高鸿锦  宋心琦 《化学进展》1996,8(3):221-230
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是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与无机材料相比, 有机材料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宽的发光颜色选择范围, 并且具有容易大面积成膜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制备、发光机理以及有关材料的选择, 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器件的稳定性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红外光谱定量法研究醇在正烷烃中的氢键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正十六醇-正己烷烃溶液(0.01~0.20 mol·L~(-1))在不同浓度下的红外光谱, 并用付里叶自去卷积-曲线拟合法(Fourier Self-decon-volution and curve-fitting)对谱图进行了解析。结果将醇羟基峰归属为: (1)单体羟基峰(3646.6 m~(-1))、(2)链状缔合体末端游离羟基峰(3633.8 cm~(-1))、(3)环状二聚体羟基峰(3535.1 cm~(-1))、(4)链式二聚体缔合羟基峰(3474c m~(-1))和(5)链状多聚体组合羟基峰(3337 cm~(-1))五种类型, 并得出它们随浓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光敏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在液晶光致取向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光勋  高鸿锦 《化学通报》2001,64(5):288-292
通过羟基聚酰亚胺与肉桂酸的接枝反应合成了具有光敏性的聚酰亚胺,并且通过红外,核磁确定了光敏性聚酰亚胺的结构,将合成的聚酰亚胺作为液晶取向层用在液晶显示器件中,证明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