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番茄叶霉病菌为实验菌种,用含毒介质法系统研究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分子量、浓度、环境pH值及溶剂等因素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研究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pH值降低,抑菌活性增强;较理想的溶剂是乳酸和醋酸;脱乙酰度为86%、分子量为213×103的壳聚糖抑菌效果较好;0.2%的壳聚糖与三唑酮等农药抑菌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研究r不同浓度Pb^2+对盐藻生长的胁迫作用及外源10mmol/L Ca^2+、La^3+对Pb^2+胁迫的影响。Pb^2+抑制盐藻的生长,其抑制程度与Pb^2+浓度成正相关;外源Ca^2+在初期可缓解Pb^2+对盐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后期加重Pb^2+对盐藻生长的抑制;La^3+处理加重Pb^2+对盐藻生长的胁迫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外源Ca^2+内流参与盐藻对Pb^2+胁迫的适应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图像旋转补偿算法的效率,需要研究合理的空间变换方法,通过分析直接法、三步法和累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复杂性,比较了三种方法的计算效率.实验表明,累加法减少了图像旋转中大量的浮点运算以及取整运算,可以在保证旋转质量的前提下,使图像旋转的平均处理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三种形态的壳聚糖固定化脲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3种固定化载体,即粉末状(I),凝胶状(Ⅱ),海棉状(Ⅲ),并测定了固定化酶的特性.结果显示:固定化脲酶I,Ⅱ,Ⅲ的最适pH都是6,而游离酶的最适pH为7;固定化腮酶I,Ⅱ,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55,45℃,游离酶为50℃;固定化酶I,Ⅱ,Ⅲ的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2.78,14.5,34.5mmo1/L,游离酶的Km为55.5mmol/L.以上结果并结合固定化酶pH耐受性及贮存稳定性可知,凝胶状(Ⅱ)固定化载体更适于酶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壳聚糖浸种对小麦幼苗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0.5 g/L的5 种水溶性壳聚糖分别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在幼苗发育的5 个时期对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壳聚糖处理降低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初期酶活性较对照高,随幼苗发育先降后升.壳聚糖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叶内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5种分子量中以10×103的壳聚糖C浸种处理小麦幼苗叶内抗性相关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