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物理学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拟合10~(14)eV以下初级宇宙线核成份能谱的实验数据,并将它们一直外推到发生拐折的能量。按“刚度切割模型”,适当选择拐折能量,使分成份能谱之和与总粒子谱相符,来推论10~(14)eV以上初级宇宙线成份。所得能谱与相互作用模型无关。  相似文献   
2.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获得的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数据,与假设原初分别为质子、氦核、中等核(Z=15)和铁核的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宇宙线膝区原初成分无明显变化且以轻核为主.  相似文献   
3.
对高能多重产生过程模拟中使用的一种既保证单粒子动量分布,又保证能量守恒的经验取样方法(简称方法A),作了概率描述和数学推导,论证了方法A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云南海拔3220米高山上,利用G-M计数管磁谱仪,测量了动量大于4 GeV/c的宇宙线μ子垂直积分动量谱.实验给出的谱可用一指数函数表示:I(>P)=Q(p+4)1.86±0.06(cm-2·sr-1·s-1),其中动量P以GeV/c为单位,Q为常数.同时测量了动量在4—23 GeV/c范围μ子的荷电比为Nμ+/Nμ-=1.26±0.11.另外对本谱仪的动量误差问题作了讨论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成分初级宇宙线入射的情况下, 用强子相互作用的Scaling模型加上大横动量喷注产生机制来模拟宇宙线多μ现象. 结果表明, 重核对于深层地下多μ事例中μ子多重数高的事例有明显的贡献. 但在重核为主的假设下, 产生的事例数仍小于实验值, 预示多μ事例还有其他来源. 多μ事例的横向分布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量在神舟飞船返回舱内由空间重电离粒子引起的辐射剂量,采用了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来测量飞船飞行期间,返回舱内由重电离粒子引起的能量沉积. 本文介绍了CR-39探测器对能量沉积的响应的刻度.  相似文献   
7.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获得的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数据, 与假设原初分别为质子、氦核、中等核(Z=15)和铁核的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宇宙线膝区原初成分无明显变化且以轻核为主.  相似文献   
8.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的数据研究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定点密度谱,谱呈现明显的拐折.通过MonteCarlo模拟,得到拐点对应的能量约为1.7×1015eV,拐点前后原初能谱指数差约为0.43,证实了KASCADE实验μ子定点密度谱呈现拐折的首次观测结果,又一次推证了原初宇宙线能谱膝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分析影响高山乳胶室γ族强度的种种因素,比较强度的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值.结果表明超高能区(~1015eV)初级宇宙线化学成分中质子占~30%的推断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山乳胶室单根簇射事例的分析, 研究了高山上高能宇宙线中电磁成份的实验特性; 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计算, 探讨了1014eV附近能区的初级宇宙线成份. 模拟计算给出的能谱指数和衰减长度与实验结果相符; 对垂向流强的分析表明, 1014eV附近能区的初级宇宙线中质子和原子核的含量大致符合低能区的简单外推, 质子含量不低于30%, A≥2的原子核含量不超过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