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化学   18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1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淀积YBa2Cu3O7外延超导薄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准分子脉冲激光成功地在(100)SrTiO_3与(100)Y-ZrO_2衬底上淀积了 YBa_2Cu_3O_7超导薄膜,T_c(R=0)>90K,J_c(T<82K)>1×10~6A/cm~2.研究了衬底温度对外延YBa_2Cu_3O_7薄膜超导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激光核聚变实验中,中子集中在短时间内出现、且产额低。为适应这种特点,要求探测器的效率高,分辨时间短。利用闪烁中子探测器探测激光核聚变所产生的中子,能测定中子产额,记录中子能量,而且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缺点是易受γ射线、X射线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应用X光光电子能谱法测定了几种彩色胶片表面层中氟的1s能级的结合能;分别比较了水处理前后、溅蚀前后胶片护膜层氟的变化,表明氟化物分布在护膜最表层,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氟化物;测定了彩色片护膜层所含硅2p能级的结合能,与自制彩色片护膜层测定结果比较,优质片含一种较多负电性,用与自制片的无机硅不同的硅化物作毛面剂;对溅蚀前后优质片和自产彩色片中的硅铝比变化进行比较,提出优质彩色片F-400的护膜层可能是双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貌连  宋凤瑞等 《分析化学》2002,30(6):《分析化学》-2002年30卷6期-690-694-页-《分析化学》-2002年30卷6期-690-694-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技术,分析了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显色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刺五加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含有槲皮素及其相关的黄酮甙类化合物,其含量达37.25%。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牛胰岛素A链的S-磺酸盐(Ⅰ)的合成以及自Ⅰ和天然B链S-磺酸盐(Ⅱ)组合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十二肽酸Ⅴ脱N-保护基后,与九肽酰肼Ⅳ经迭氮化物法缩合得带保护基的A链(Ⅵ),粗产物经钠-液氨处理去保护基后,用乙酸缓冲液调至pH 3.8以除去部分杂质,然后进行S-磺酸化。经纸层析纯化的S-磺酸盐Ⅰ,其旋光率、纸电泳和纸层析的行为、氨基酸组成以及末端分析数据均与天然牛胰岛素A链S-磺酸盐的相符。产物Ⅰ与天然胰岛素B链S-磺酸盐经巯基乙酸还原和空气氧化后,得到的粗产物的生物活力相当于天然牛胰岛素活力的5—10%,经仲丁醇-乙酸柚提后,活力可提高5—10倍,抽提物再经含乙酸锌的丙酮-柠檬酸缓冲液纯化,可得结晶产物Ⅲ,其晶形与天然牛胰岛素相同,其活力(20—23国际单位/毫克)与后者相仿。上述结果及其他证据都证明我们已合成了牛胰岛素A链和所获得的半合成结晶产物就是结晶牛胰岛素。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气液色谱仪没有程序升温装置,要在恒温下对不同沸点和不同极性的混合物高效分离,选择理想的柱子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裂解色谱法中,高聚物裂解出的产物品种多,分子量范围宽,极性大小不一的情况下选择高效分离柱就更为重要。为了克服色谱仪无程序升温装置的缺陷,我们选用了三段串联填充柱,在恒温下能使复杂的裂解产物得到分离,并已成功地用于多种高聚物裂解产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氧杂环丁烷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研究了氧杂环丁烷热解为甲醛和乙烯的反应机理计算是采用半经验方法AM1进行的, 各种驻点全部运用Berny梯度方法优化. 同时, 对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振动分析的确证. 计算表明: 1)不存在协同的同面-同面反应途径的过渡态, 其驻点只是一个二级鞍点; 2) 协同的同面-异面反应途径需要经过一个能量很高的过渡态; 3)有利的反应途径是包含了双自由基中间体的分步过程。  相似文献   
8.
用脉冲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TPD)对α-Fe_2O_3,ZnFe_2O_4和ZnCrFeO_4进行了正丁烯异构体的吸附和反应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三种正丁烯在α-Fe_2O_3上几乎不发生表面反应,而在ZnFe_2O_4,ZnCrFeO_4上则有不同程度的双键位移和选择氧化。多次脉冲吸附表明,第二次脉冲尾气中的丁二烯含量远大于第一次脉冲。各丁烯在三种氧化物上吸附后的TPD谱可分为以丁烯和丁二烯为脱附物的低温区(<200℃)与脱附物全部为CO_2的高温区(200~600℃)。丁烯-1在α-Fe_2O_3上较易热脱附,在其余两种氧化物表面上则强烈滞留,需经多次TPD才能脱净。还讨论了选择氧化部位和全氧化部位在这类氧化物表面上的可能形态。  相似文献   
9.
半经验的自洽场分子轨道法(AM1)被用来研究激发单态(~1ππ~*)和三态(~3ππ~*)丙烯酸的脱羧反应. 计算结果支持Robert等人提出的光解机理. 与实验结合. 进一步推测, 丙烯酸光致脱羧反应的第一步, 是沿单态途径进行, 第二步沿三态途径进行. 单态和三态反应途径中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都用能量梯度技术进行了优化. 对于过渡态和中间体, 还作了振动分析, 确证它们分别是一级鞍点和能量极小值点.  相似文献   
10.
The dispersion stat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natase-supported vanadia specie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LRS),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and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o-xylene to phthalic anhydride. The almost identical values of the experimental dispersion capacity of V2O5 on anatase and the surface vacant sites available on the preferentially exposed (001) plane of anatase suggest that the highly dispersed vanadium cations are bonded to the vacant sites on the surface of anatase as derived by the incorporation model. When the loading amount of V2O5 is far below its dispersion capacity, the dispersed vanadia species might mainly consist of isolated VOx species bridging to the surface through V-O-Ti bonds. With the increase of V2O5 loading the isolated vanadia species interact with their nearest neighbors (either isolated or polymerized vanadia) through bridging V-O-V at the expenses of V-O-Ti bond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the 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