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3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2篇
  1962年   9篇
  1961年   9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0篇
  1954年   5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85年5—6月间对乌鲁木齐市主要商业区及部分中、小商业区的实地调查资料,对乌市商业中心等级系统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级分类,将全市商业中心划分为五个等级,八组商业中心,对已形成的商业中心分布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今后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氧鎓盐类化合物因具有较强的亲电性,在有机合成[1]及电照相体系[2]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它们还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能力[3],因而在作为激光工作材料[4,5]方面也受到重视.正因如此,这类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谱特性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氧钠盐化合物溶液的荧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对N-苯基-N'-乙基呱嗪作为酮/胺光引发体系中组分之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特殊的胺类化合物虽包括二甲基苯胺和三乙胺两个部分,但它和酮类相组合形成的光引发体系只有较低的尤引发速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加入酸类化合物使其中一个胺发生季胺盐化,用以改进光引发效率来进一步证实文中所讨论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对两种常见的商品紫外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在基态和激发态时的离解常数进行了测定。对UV-0存在着反常的吸收强度和pH关系曲线作了合理的解释, 并结合测得的离解常数对上述紫外吸收剂耗失能量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4-位苯基取代基旋转受阻和旋转自由的2,4,6-三苯基氧盐的光物理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4-位苯基取代基旋转受阻时,氧盐化合物在激发态时引起的分子内极化程度比4-位取代基旋转自由的氧盐化合物大,即在激发态时旋转受阻氧盐化合物发生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较强;4-位取代基旋转自由的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随溶剂粘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大,但旋转受阻化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实验结果还表明,4-位取代苯基旋转受阻对化合物的荧光发射不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类新型的三线态敏化剂N-甲基芳酰基甲基-β-萘骈噻唑啉的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吸收光谱、荧光和燐光量子产率。发现所研究的敏化剂比常用敏化剂有着较高的克分子吸收系数(~10~4),还具有较高的系间窜跃能力。本文还测定了存在不同敏化剂时,芪的顺、反异构化反应速度,以此评价化合物的敏化效率。认为这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新型光敏化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荧光探针研究聚甲基丙烯酰胺溶液中的疏水微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荧光探针研究聚甲基丙烯酰胺溶液中的疏水微区沈燕清,江鹏飞,吴世康(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荧光探针,疏水微区,聚甲基丙烯酰胺微多相体系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的注意,它不仅是由于长期来已经发现:不同结构的微多相体系如胶束,乳...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光诱导分解曾为许多工作者所注意。Walling和Gibian认为:以二苯酮为敏化剂时,BPO的敏化光解是通过三重态的能量转移过程。Encinas和Lissi则认为敏化是通过单重激发态使激发能转移至过氧化物基态的热振动态,从而导致过氧化物的分解。Tokumarur是最早提出过氧化苯甲酰光敏化诱导分解过程中存在着激基复合物(Exciplex)的可能性。最近他们又进一步研究以BPO为猝灭剂去猝  相似文献   
9.
对一类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荧光分子敏感器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该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进行了内单体和分子内激基缔合物转化的机制。通过分析所得的热力学数据,同文献值相比较,推导出该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为该类化合物在作为探针应用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苄叉丙二腈衍生物系列中,N,N-二烷基氨基苄叉丙二腈及其类似化合物是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类。它们曾作为分子探针应用于高分子微环境特性和高分子聚合过程的研究。作为一种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行为也进行过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开拓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前者相比,对-羟基苄叉丙二腈无论在基础研究或实际应用上都显得比较薄弱。正因如此,本工作合成了该化合物并对它进行了初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