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物理学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陈欣  周勋秀  胡红波  刘琨  杨群羽  木钧 《中国物理 C》2004,28(10):1094-1098
作为搜寻TeVγ暴最主要的观测手段—广延大气簇射阵列,其阵列角分辨值常用于确定搜寻窗口的大小.为了在一个合理大小的窗口内对TeVγ暴进行搜寻,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一个统计意义上的最优窗口角半径,然后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模拟验证.结合入射信号强度、背景强度、计算显著性的不同方法等因素,进一步对窗口角半径进行了讨论.并在小统计情况下,给出了计算显著性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羊八井ARGO实验采用全覆盖式RPC阵列探测小型空气簇射事例,本文报告了在羊八井高海拔条件下RPC的工作性能,包括电流、效率、读出条重数和时间分辨随高压的变化.通过在气体中添加SF6组分和调节接收系统下拉阈值可以有效遏制由于探测器地浮动引起的伴随多重数.  相似文献   
3.
羊八井ARGO实验正处于探测器安装及试运行阶段,整个阵列由1848个工作于流光模式的单层RPC探测器构成.依靠RPC读出条的数字读出只能测量小簇射事例的次级粒子数目,为了实现逐事例区分“膝区”原初宇宙线的成分及其能谱研究,对探测器增加了模拟读出,以实现对EAS芯区高达104/m2的次级粒子数密度的精确测量.本文对RPC探测器性能及大动态范围模拟读出板的信号和性能做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