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7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O_2 adsorption on CaO(001) surface at different coverages from 1/9 monolayer(ML) to 1 ML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most stable adsorption structures at different coverages, the mechanism of CaO(001)surface carbonating into CaCO_3 has been explored. At low coverages(≤1/3 ML), CO_2 molecule prefers sitting in parallel pattern on the CaO(001) surface, while the structure of the CaO(001)surface remains unchanged. At medium coverage(4/9 ~ 2/3 ML), the repuls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oxygen atoms of CO_2 become stronger, and the calcium carbonation structure appears on the CaO(001) surface. At high coverage( ≥ 7/9 ML), the structure of the CaO(001) surface is deeply damaged, and a few CO_2 molecules have penetrated into the surface and bound to the O atom of the second layer(sub-surface), eventually forming the layered structure of CaCO_3.Additionally, herein has discussed the simulation of HREELS and thermodynamical stability of these structures at different coverages.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氢化鲜鸭蛋黄卵磷脂和吸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从6种具有代表性的树脂中筛选出SP825大孔非极性树脂,高径比为14:1,上样浓度为3 mg·mL~(-1),上样流速为1.5 BV·h~(-1),95%乙醇溶液为洗脱液,所得产品纯度为91.13%,回收率为89.17%。等温吸附过程是熵增过程,拟合结果更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的 PW91 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研究了 NiFeB2 合金簇在 TiO2(110) 面的吸附模式. 结果表明, NiFeB2 平行吸附在 TiO2 面的 Ot-Ot 位最稳定, 吸附能为 526.4 kJ/mol. 为了探明 NiFeB2/TiO2 是否具有催化氧化 CO 活性, 进一步研究了 CO 和 O2 在 NiFeB2/TiO2 面的共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CO 和 O2 以 Eley-Rideal 机理共吸附在 Fe 上时, 易形成碳酸盐, 而以 Langmuir-Hinshelwood 机理共吸附在 Fe 上时, O2 发生分解, 与 Fe, Ni 和 B 形成稳定的六元环.  相似文献   
4.
Study on external-cavity semiconductor las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a narrow-band tunable external-cavity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the Littman set-up is reported. The laser system consists of a semiconductor laser, a blazed grating and an external mirror. Its sideband suppression ratio over 20 dB was obtained. Conveniently tuning in wavelength region of 797.38 - 807.26 nm was achieved. The laser is operating in single frequency with narrow linewidth smaller than 0.06 nm. The output beam has good directional stability when tuned.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Aug-cc-pVTZ水平上,研究了单态S2O2分子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及其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C2v对称性的三角平面分叉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要高于目前实验上唯一被发现的具有C2v对称性的cis-OSSO异构体,同时trans-OSSO的稳定性与顺式异构体十分接近,这2种异构体应该可以在实验上被观察到。同时本文还讨论了3个最稳定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和链型OSSO的内扭转势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对一系列具有黄铜矿结构的AgGa(S1-xSex)2固溶体的构型、电子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各固溶体具有类似的能带结构, 体系带隙随x值增加而逐渐减小. 当所引入的Hartree-Fock交换项贡献为22.56%时, 对应的杂化PBE泛函得到的带隙值与实验结果相近. 固溶体的各种光学性质, 包括折射率、双折射率、反射率、吸收系数和二阶倍频系数等均随着组成的改变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 变化范围介于AgGaS2和AgGaSe2二者之间. 因此, 利用固溶体光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可从中寻找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运用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方法(GGA-PW91)结合周期平板模型, 研究水分子在二氧化铪(111)和(110)表面不同吸附位置在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行为. 通过比较不同吸附位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参数发现:(111)和(110)表面铪原子(top 位)是活性吸附位. 水分子与表面的吸附能值随覆盖度的变化影响较小. 在(111)和(110)表面, 水分子都倾向以氧端与表面铪原子相互作用. 同时也计算了羟基、氧和氢在表面的吸附, Mulliken 电荷布居, 态密度及部分频率. 结果表明, 在两种表面羟基以氧端与表面铪相互作用, 氧原子与表面铪和氧原子同时成键, 而氢原子直接与表面氧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羟基. 通过过渡态搜索, 水分子在(111)和(110)表面发生解离, 反应能垒分别为9.7和17.3 kJ·mol-1, 且放热为59.9和47.6 kJ·mol-1.  相似文献   
8.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三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首先选择ZLXZ1和ZLXZ11在MOE 2015.10程序上,与PTP1B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在ZLXZ1分子中硒唑环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副催化位点Tyr46、Ala217、Lys120和Asp 48分别形成了π-H作用和氢键作用。 在ZLXZ11分子中硒唑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Asp181、Arg221和Asp48形成了氢键作用。 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测试了11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的抑制率均在87.02%以上,其中3个目标分子PTP1B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抑制活性优良,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李奕  吴立明 《结构化学》2000,19(5):371-377
采用从头算程序对MgO表面3种不同配位位置吸附Cl2的构型进行优化,并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的缺陷和不规则表面只附C12的可能带计算,讨论了吸附前后能带组成和成键性质的变化。研究表明:MgO表面吸附Cl2将更超向于吸附在O原子上而非Mg原子上,而且在3种配位中MgO表面三配位氧最有利于吸附Cl2;吸附时,电子从O原子转移到Cl2分子的反键轨道,但是各种吸附的MgO表面对C  相似文献   
10.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模拟研究了Pt4团簇吸附单层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以及氧气在其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同时,对比分析了氧气在纯净的石墨相氮化碳和Pt4团簇上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 Pt4团簇吸附在3-s-三嗪环石墨相氮化碳表面,并与四个边缘氮原子成键,形成两个六元环时为最稳定构型。Pt4团簇倾向于吸附在三嗪环石墨相氮化碳的空位并与邻近三个氮原子成键。由于Pt与N原子较强的杂化作用,以及金属与底物之间较多电子转移增强了Pt4团簇吸附g-C3N4的稳定性。另外,对比分析了氧气在纯净的g-C3N4和金属吸附的g-C3N4上吸附行为,发现金属原子的加入促进了电子转移,同时拉长了O―O键长。Pt4吸附3-s-三嗪环g-C3N4比Pt4吸附三嗪环g-C3N4表现出微弱的优势,表现出明显的基底扭曲以及较大的吸附能。这些结果表明,化学吸附通过调节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增强催化性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