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化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1)在低温预处理过程中,不同相对湿度对大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2)低温处理愈伤组织对植株分化的影响;(3)高频快速建立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的较大相对湿度能明显促进花药的出愈率,低温处理愈伤组织能提高绿苗率,以7周龄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高频快速建立了均质,分散性好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频率约为25%~50%,已8~9周龄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难以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3.
数学概念是事物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与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数学概念课呢?在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先举几个引入的实例,然后提出概念定义,并要求学生复述,接着讲解例题,最后是练习、巩固.二期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逐渐淡出了课堂.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概念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伴随这一积极变化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建构概念体系.笔者以一节初中数学的概念课“分式的意义”中的两个教学片断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卫军 《化学教育》2020,41(11):49-54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讨论认为,化学概念的诠释与演绎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要遵循“抽象→具象→抽象”的建构历程,而多维、深刻的参与性则有助于概念的高质量建构。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选题的背景 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数量关系.方程思想的核心是将问题中的未知量用数学符号表示,根据相关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方程模型.笛卡尔将方程思想进行了具体概括,他认为的方程思想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方程思想体现了已知与未知的对立统一,它是数学建模中的重要一环.方程是初等数学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学生用来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手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方程与算术相比,由于未知量参与了等量关系式的构建,更加便于人们理解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构建模型,因而,方程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抱爪式对接机构捕获缓冲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在轨服务的对接机构由于其尺寸大、结构复杂、对接目标单一等局限性因素,无法很好地为后续我国探月工程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且受限于运载能力,对接机构的轻量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为研究可服务于未来月球空间站以及载人登月等高轨道任务的对接机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抱爪式对接机构,其采用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可以实现主/被动飞行器之间的互换.利用V型槽与爪钩等结构部件实现飞行器对接过程中的捕获以及能量消耗功能,从而实现两飞行器之间的稳固联接.该对接机构具备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功能易实现等优势.对其捕获缓冲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计算了缓冲元器件的参数对其捕获性能的影响,在ADAMS完成了数字虚拟样机的建立,结合实际两种典型的对接初始条件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的对接过程能量消耗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以较小的V型槽的碰撞力完成捕获,结果证明了捕获缓冲系统的可行性以及该构型对接机构具备较好实现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不同压实矸石的充填体置换``三下'煤柱所引起的岩层移动及稳定性等问题, 采用弹簧原理和弹塑性理论分析了上覆岩层和矸石充填支撑体的压缩机理, 并推导了矸石充 填体的初期压缩量; 根据充填体的压实原理、岩层力学及相关理论, 推导了不同矸石充填体 压实度所对应的压缩值及等价采高的解析式; 结合工程实例, 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 分析了不同矸石充填体置换煤柱所对应的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充填体压实度 的减小, 二次岩层移动所引起的顶板下沉值和等价采高都是不断增大的, 而当孔隙比达到 0.55左右, 所得到的等价采高$H_{e}$增长速度更加灵敏, 并且最大侧向位移增加趋势明显 加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